以前听说做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的人总是风里来、雨里去,工作苦、工作累,但没有切身体会,我一直不以为然。7月18日,有幸跟着汉滨区“三调”作业单位做了一天外业核实举证后,颠覆了我对“三调”的认识和感受。
这个头戴防晒帽子、身穿外套、后口袋装瓶水、深一脚浅一脚的年轻人名叫薛峰,西安交大土木工程本科毕业,今年28岁,是西安建材测绘院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7月18日,我便是和他一起实地核实举证问题图斑……
那天早上8点便和他一同出发,要去的目的地是建民镇的徐家沟村。“今天比平时出发的要晚一些,平时我们一般7点半左右便走了,早上要凉快些。”坐在车上的薛峰一边说,一边把今天要去核实的问题图斑信息发到了我微信。
8点半,我们来到了徐家沟村。第一个要去核实举证的问题图斑是一块7.24亩的旱地,“二调”数据显示为粮与非粮轮作,但现在种植属性发生了变化,部分栽种的核桃树、桃树,部分撂荒了。薛峰需要沿着这个地块走一圈,从不同的角度拍照举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地块重新分割细化,准确标注种植属性。
由于前一天下了雨,地面湿滑,不一会,薛峰的裤腿、鞋子沾满了泥土。“比昨天好多了,昨天一直下雨,打着伞、保护着设备,走在长满草的荒地里,不一会衣服便湿透了,今天也不太热,好多了。”他笑着说。
第一个问题图斑核实举证就用了近半个小时。在准备去第二个地块时,薛峰又发现一块苗圃和耕地混在一起。“这个苗圃面积超过一亩,苗木小,从国土云上并不能分的很清,所以今天要检查的问题图斑里边没有这个地块,但是它面积够,实地又发现了,也要进行举证细化。”说完,薛峰便下车一并核实举证了。
不知不觉一早上就这样过去了,中午简单吃了一碗面,没有休息,薛峰便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他告诉我今天核实的地方条件相比还好一些,在山里,有时中午根本就没有吃饭的地方,走之前都带着干粮,饿了就简单吃点垫个肚子。
下午核查有一块大图斑,面积55.91亩,薛峰没有让我跟着去,“这个地块面积大,路又滑,跑一圈估计要一个多小时,这路不太好,你走不惯,加上你早上摔了一跤,就不要去了。”我也有些害怕,便在车上等他。
“三调”用的车大部分是租来的,同行的司机张仁兵已经同薛峰跑了十多天了,面对我的赞叹和惊讶,他告诉我这小伙子真不错,不管天晴下雨,不管路途远近,不管周内周末,这几天是一直在跑外业。
“7月12号他到早阳镇石湾村一个地块去调查,那个村现在人差不多都搬到公路边上了,山上也没啥人,我在车上看了两集电视才看到他惊魂未定的回来,给我说回来的路上遇到了4头大野猪、2头小野猪。他说提前没看到,快走到跟前时,那野猪刷的一下跑了。”司机张仁兵向我讲了那天一个惊人的故事,“我当时觉得薛峰估计也吓怕了,没想到他休息了一会,便又到下一个地块调查了。”
我在路边等了一个多小时,薛峰终于回来了,我悬着的心终于安顿下来。说实话,虽然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但现在让我独自一人去这种荒草地,我还真有些不敢,一怕胡蜂,二怕蛇虫和未知。自认为胆大能吃苦的我面对薛峰,深感自愧不如。
跑完这个大地块后,薛峰又跑了周边的5个小地块,看着他冒着暑气,穿行在半人高的荒草地里,我发自内心的敬佩他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标准,他的身影在我眼中、心中不断高大。
调查完最后一个地块时已是下午4点半了,薛峰说:“今天只能跑这么多了,下午回去了还要做内业。”他一边说,一边坐在地上,脱下鞋子整理鞋袜。看着他脸上的汗水一滴接着一滴往下掉,白色的袜子早已湿透,染成了土黑色,鞋子里还倒出不少碎渣,我心里百感交集。
回来的路上,我问他:“你不害怕吗?”
随身携带的蛇药
“14年刚参加工作时,到野外调查测绘也害怕,现在不怎么怕了。工作总要有人去做,不到一线,怎么能了解最准确真实的信息。”薛峰说,“看得见的都还好,就怕看不见的,最近我们工作群里都在‘晒蛇’,有的同事一天遇见上十条蛇。有的同事拍的照片,你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有蛇。”
“万一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我问道。
“随身都带着蛇药和藿香正气水。我最近跑的这些地方都还好。我们有的同事分到离中心城区远的大山里,那才辛苦。有的地块常年没人去,都得找村民带路;有的还要带上弯刀,沿路砍荆棘。”说话间,没想到薛峰在车上睡着了。我不忍再打扰。
我决定随他到他们办公室,看看他们的内业。
他们的集体办公室有30多台电脑,大家都在忙着工作。听了他们的介绍我才明白,“三调”工序是这么严谨。原来他们属于中标的作业单位,主要负责“三调”内业比对和外业核实举证工作。女同事一般不出去跑外业,主要负责通过图斑比对,筛选出疑似问题图斑下发任务给外业组。外业组则根据下发的问题图斑,实地逐一地块核实举证,然后在电脑上细化勾勒边界,提交举证资料,交由内业再进一步调整核实。而这只是作业单位的工作。
薛峰介绍说:“每个县区设有‘三调办’,招标的除了我们作业单位,还有监理单位。‘三调办’主要负责牵头抓总,要对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及时研究,做好作业单位开展调查的后勤保障、技术指导和协调督办、督查检查。监理单位要对我们提交的数据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就会反馈给我们,督促举证更新。一个县区的‘三调’工作都是这么多单位部门齐心协力工作的结果,大家都很拼,都是为了确保‘三调’数据真实、准确。”
由于7月底“三调”要统一时点更新,薛峰告诉我最近他们都是白天外业、晚上内业。当天白天跑的22个图斑,回去后还要在电脑上作两个多小时的图,等忙完基本上已经是晚上10点以后了。
听说我想写一写他的故事,薛峰一直婉拒说他只是西安建材测绘院“三调”工作人员之一,可以写他们“三调”整个集体。他说他们单位还有很多人比他还要辛苦,而且这些工作是应该做的,既然做了这个工作,就有理由要把工作做好……
西安建材测绘院汉滨三调项目经理李杨告诉我,他们目前有60多人参与汉滨区的“三调”工作,仅外业调查举证就分了5个片区、50个组。薛峰由于专业素养强,所以把他安排到了中心城区周边的五里和建民镇,这两个镇相比较地块面积小,路况好,外业调查起来好跑一些,但地类属性情况复杂,需要准确的分割细化。而北山、东片、西片的组需要核实的地块相比面积较大且远离主路,需要走的路更多,条件更艰苦,但地类比较单一。李杨说:“我们单位像薛峰一样辛勤工作的还有很多,但不管多辛苦,只要最终能向国家交一份满意的调查答卷,这些汗水都是值得的。我们的职责就是要严格按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总体方案》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做好汉滨的‘三调’工作。”
薛峰只是“三调”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由他身上我看到了“三调”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更看到了无数“三调”人为了查清查实土地资源这一目标,正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着!我相信有“三调办”的精心指导、有作业单位扎实工作,有监理单位的核查督促,汉滨区定能按期高质量完成“三调”各项工作任务,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下一步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