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完成21户48人脱贫退出,全办154户589名已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回首2019年,汉滨区江北街道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去抓,整合“四支队伍”,聚焦质量,补齐短板,168户村民扶贫资金收益分红46.65万元、71户村民产业分红3万元。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帮扶干部扎根基层、连续作战,与贫困群众“结穷亲”,帮助群众解难题、找路子、增收入、拔穷根。在江北街道,涌现出一个个表现优异的党员干部,先后荣获区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成为了脱贫攻坚战场上一面面鲜红的旗帜。
王亚莉:“驻”进群众心坎里
“哥,今年这辣椒长势不错,可以卖个好价钱啦!”蹲在朱家湾村贫困户钱建新的辣椒地里,看着一株株长势良好的辣椒,驻村第一书记王亚莉格外高兴。
钱建兴以前靠家装为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受疫情影响,两口子没了收入。王亚莉得知后,和包联干部入户宣传汉滨区32条产业奖补政策,引导钱建兴发展辣椒种植产业,同时还邀请汉滨区农技推广中心专家到村开展辣椒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带着钱建兴两口子到天瑞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参观学习,为他家选育辣椒种苗,并签订订单收购协议。
像这样的真情帮扶,对于王亚莉来说还有很多。从“女娃娃,能干啥”到“王书记,你来啦”,4年来,王亚莉“驻”进了群众的心坎里,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急,在新义村、朱家湾村开展驻村工作期间,累计争取各级扶贫资金投入118万元,协调争取修建村道路9.6公里,铺设用水管道3万余米,实现2个贫困村840户2873人用水全覆盖;协调实施“雪亮工程”,村组主要路口和公共区域安装视频监控43个、路灯 310个。
陈克森:脱贫不撒手,还当亲戚走
“他这人真是太好了,对我们就像是对亲人一样关心。”提起江北办帮扶干部陈克森,朱家湾村贫困户李俊菊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李俊菊家里的房子早年已经倒塌,常年在外租房居住,丈夫因病去世,她本人患有哮喘、肺结核等疾病,常年需要药物进行维持,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儿子的肩上。
2016年,陈克森成为这一家的包联干部,他经常入户看望,通过多种渠道,先后为其解决了2000元的救助资金。为解决李俊菊家的住房问题,帮助抵垫贷款2万元用做房屋改造的基础资金;帮助李俊菊的儿子到外务工,还给了1000元用作外出务工的路费。
近年来,陈克森帮助贫困户筹措建房资金共1万余元,贷款垫付筹备建房材料资金3万余元。同时,积极争取养殖产业扶贫项目,鼓励贫困户承包鱼塘发展水产养殖。“脱贫后致富的路还很长,我还要继续陪他们走下去。”对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陈克森这样说。
李成群:扶贫就是家里事
李家嘴村51岁的村委会副主任李成群一直有个心头病,就是村里的几户困难户尤其是九组困难户李增安的脱贫问题。
李增安早年做生意欠了30万元债务,妻子车祸去世,母亲又罹患癌症,孩子需要上学,一家人居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中,生活十分拮据。
看着这一家人,李成群坐不住了,多方筹措爱心善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李增安等贫困户建新房,协调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帮助李增安享受村里的产业分红、担任护河员公益性岗位,劝导李增安考取驾驶证,通过跑出租车补贴家用。一家人生活终于步上正轨,他的一颗心才算是放下。
自2018年当选李家嘴村村委会干部起,李成群始终冲锋在脱贫最前沿,把扶贫当做家里事。为保障夜间安全出行、让村民吃上放心水,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响应“路灯改造”和“水网改造”计划,2019年完成村内72盏路灯改造和677户水网改造。如今,李家嘴村由“后进村”变成“后劲村”,处处焕发着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