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江如练,又见一年芳草绿,时光不停地向前奔走,不变的是那依旧陪伴着我们的三尺讲台,三寸粉笔。
还记得2016年,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初次站上了讲台,那一刻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清澈纯粹的眼神,紧张与无措瞬间袭来,但我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难道大学四年的专业培养学习,还让我降服不了眼前这群少年们么,尽管放心大胆的迈步向前走吧!于是我的教师生涯便在我的少年无畏和摩拳擦掌中,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帷幕。
但现实却总是残酷的。教材课本并不得心应手,班务管理错综复杂,问题学生层出不穷,月考检测成绩的不理想,甚至有时候还会被我的学生们气得一个人默默哭泣。沮丧、委屈、迷茫、眼泪这些都有过,但却唯独从未有过放弃。
因为我知道,我的学生们也有自己可爱的另一面,他们会在我的桌上留下幼稚却又温暖人心的小纸条,会在某个加班的下午因工作无法抽身时主动奔向食堂替我买回晚餐,会因为随手赠与的一包感冒药而与我联系至今,也会在每年的新春佳节如期发来祝福,这些都足以让我有理由坚信,所有的眼泪可以擦干,就如冬日的阴霾终将散尽,朗朗春日如期而至。
在我所带过的学生里,有一个女孩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开学初要组建家长微信群,全班只有她的家长未入群,因为她告诉我她父亲用的老年机,所以无法入群,从那个时候我便注意到这个学生了,在后来,我了解到了她一名遗弃儿,她的养父的是一位残疾流浪汉,父女二人每月的经济来源只有不到一千的政府救助金,她的一天只有两餐,因为每月三百的生活费让她放弃了早餐,甚至在冬天最冷的时候,身她的上永远都是两件看起来既旧又单薄的棉衣,可是当有老师想要略尽绵薄之力来补贴她的生活时,她全都一一拒绝了。作为她的班主任,我能做的只是偶尔装作多买了一份早点背过全班同学的面悄悄送给她,或者将自己手头的练习资料赠予她,又或者是在她考试失利之时给她讲讲大学那多姿多彩的生活来给她加油打气,现在的她已经毕业离校身在大学校园里了,但她还会经常和我联系,给我分享她的勤工俭学大学生活,讲述她关于学习和未来的迷茫。每次看着她发来的信息,我都发自内心地替她开心,她终于走出了这座城市,用自己的力量去追逐大学梦。命运将她置于生活的低谷,她却以怒放的生命,向命运表达自己的倔强。
五年的教师生涯里我渐渐明白了,教育的意义在于塑造生命,而我们在改变学生的同时,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地塑造和成就着我们呢?
但教育之路注定是漫长的,如今也只是我教育生涯的第五个年头而已,前方的风雨还无法预测,但我并不畏惧。因为在我的身边有许多优秀的教师同仁们,在学识上,他们倾囊相授;在师德上,更是令我高山仰止,敬佩不已。
何福军老师,在7.18大洪水的那一年,电站泄洪,汉江封航,去往学校的路对他来说第一次是那么的遥远和艰难,但为他还是悄悄地乘坐一条小船,在风雨飘摇、河浪翻滚中赶往了学校,迎接他们的是学生们一句句此起彼伏的“何老师来喽!”“你们看,何老师来喽!”,以及家长们惊讶却肯定的目光,那一年班里转校到城里的学生头一次有所减少。初中部的张婷老师,班里的一个孩子因患先天性糖尿病而身体格外虚弱,她总是有意的格外关照这名学生,还担心贫苦的家境无法让那个孩子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去和病魔相抗争,每天都会把班里剩下的鸡蛋和牛奶悄悄的让她带回家,后来那个孩子病情恶化到视觉神经萎缩而不得不在家休养时,张老师依旧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专门抽出时间去陪伴这个孩子,给她加油打气。后来的一次元旦汇演上,这个孩子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到了学校,她找到了张老师,她对张老师说;“老师,我可以抱抱你吗?我就是想来看看你,我怕我可能再也见不到你了”,这次会面后的不久,这个年轻的生命终究是走到了尽头,但那一次的拥抱永远铭刻在了师生二人的心上,也永远烙印在了我们所有教师的心头!
但有人会说教育之路多数时候太平淡了,的确如此,可能生活难以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成为像张桂梅那样以一己之力与大山对抗的老师,或是像27年风雨无阻用马车接送学生上下学的马佰军老师,但我们依旧能在平淡里创造去创造价值。平凡日子里,每一份教案的准备书写,每一道题的认真讲解,每一份作业本上的批语,每一句真心的督促话语,这些难道不是师爱的自觉践行?疫情笼罩下,每一次的入校测温登记,从食堂每一份打包送至教室里的盒饭,每一只替学生扛起并送往宿舍的行李箱,这些难道不是我们作为教师良知的印证吗?
所以,教育之路的追求必定是永恒的,在这条道路上,我愿将青春融化于这片沃土之上,用责任与良知激励自己砥砺前行,用爱与汗水去浇灌每一簇鲜花与幼苗,我也必定会坚定不移的用青春与热血去践行自己“甘为人梯,筑梦杏坛”的无悔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