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校在育才路,这个时节育才路的梧桐又绿了,团扇大的叶片,密密层层,抬头你就能看见金色的阳光在枝头跳跃。梧桐对于我,有特殊的意义。一路走来,它见证着我逐梦前行的脚步。
2006年我刚刚毕业,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大山深处。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颠簸了近五个小时,最后在几棵苍翠的梧桐树的掩映下,我第一次看到了我的学校,它依山而建,两排低矮的土墙房前是黄土裸露的操场,旁边几个水泥台砌的乒乓球桌是学生们仅有的运动器材,对面是一栋两层教学楼。从办公室到教室,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学校是破旧的,但孩子们明亮的眼眸是纯真的,他们眼中的光也点亮了我最初的梦想——要让孩子们爱上课堂,带着梦想走出大山。年轻的我就像日夜守候在学校门口的梧桐树一样,扎根脚下的土地,我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在三尺讲台上绽放我蓬勃的生命力。可是逐梦的路上并不总是繁花似锦。还记得那年,一场大雨冲毁了公路,我和母亲背着还未断奶的女儿,爬了近四个小时的山路才走到学校。后来啊,在这条山路上,我第一次独自走夜路;也是在这条山路上,我的女儿第一次学会叫妈妈……回望这段经历,我要感谢这里——这绽放我最初梦想的土地,它坚实了我逐梦的脚步,让我往后的岁月无惧风雨。
2017年我参加了陕西省教学能手大赛,也是在这年我成了汉滨初中的一名老师。回顾这些日子,我已经很难记清自己经历了多少伏案苦读的深夜,多少默默思考的徘徊,多少焦虑不安的等待……幸运的是,来到汉滨初中,我遇到更多执着梦想,甘于奉献的老师——我的同伴们。迷茫时,他们激励我继续努力;困难时,他们给予了我无限勇气,也是他们让我看到了语文课堂更美的模样。语文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一篇篇文章,还应该有诗意和远方;语文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清风明月、高山流水的风光,更可以丰盈纯真的生命;“语文课堂应该以诗意的光辉向着学生微笑,来感染、影响学生”余漪老师的这番话也为我描绘了梦想中课堂的模样。为了这份美丽,我常与星光为伴,反复研磨。因为我深信,要给孩子一滴水,那我就必须做那条潺潺的溪流。不,来到汉滨初中,我就汇入了浩瀚的大海。
执着的坚守总能换来梦想中的美好。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一个女孩在文字中向我倾吐“最令我感动的,是每次张老师打开课件时,我看到的修改时间总在零点以后……”,送走一届届孩子,我总能听到这样的话“张老师,好怀念你的语文课啊!”感谢可爱的孩子,为我的逐梦路增添这样多绚丽的美好;感谢汉滨初中温暖同行的伙伴,让我逐梦路上不再孤单。
春去春又来,梧桐绿复绿,它见证了我教育生涯的十五年。今天如果有人问我,走过育人十年路的你还会坚守你的梦想吗?我会坚定的说,是的!现在,我依然执着,因为梦想,更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43次提到教育;2018年,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开启教育发展的新局面。走过十年教育路,我们的教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过十年教育路,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平凡的教育人身上凝聚着这样多殷切的目光。总书记深情的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是啊!平凡的我们肩上扛起的,是这个时代的梦想。放眼明天,我信心满怀。
不久前的课堂上,一个男孩向我们讲述他的梦想,他说考入北师大是他的梦想。他喜爱北师大,喜爱它的静谧朴素,喜爱辅仁学院的独特魅力,更喜爱那一句“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看到孩子眼里闪烁的光芒,我怎能不感动?朋友们,这不就是我们呼唤的教育的模样?这也是我们执着追求的教育梦想——点燃学生心中的那把火,点亮他们前方的那束光,在孩子的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而我,就是这枚梦想火种的守护者!
又是一年梧桐绿,我将与我的朝气蓬勃的孩子们继续奔跑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美好的诗与远方,这是我的梦想,这是我们的梦想。我也要站成梧桐的样子,永远绽放青春的生机,在育才路上执着守望。(汉滨初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