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2021年“国际茶日”安康市首届“硒茶大师”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在汉滨区流水镇承英茶叶现代农业园区举办。来自安康市8个县区的54名制茶高手现场竞技,展现传统制茶工艺的魅力。汉滨区政府副区长王诚出席活动并致辞。





制茶完成后装袋编号,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以及汉滨区、平利县、紫阳县的茶叶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选手制作的茶叶逐一进行评比打分。评委主要从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5个方面综合给选手制作的茶叶打分。


经过综合评比,评出条形茶、卷曲形茶两项比赛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其中,汉滨区绿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选手获得“卷曲形茶组”一等奖,汉滨区德润富硒食品开发公司的选手获得“卷曲形茶组”二等奖,汉滨区硒湖茶业有限公司的选手获得“条形茶组”三等奖。


汉滨区绿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手刘峰说:“非常开心获得了第1名的成绩,我的秘诀就是通过辨别颜色、香气等细微差别,来控制火候和翻炒,最大程度保留鲜叶的原汁原味。这次参赛,可以和兄弟县区的制茶高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未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手工制茶水平。”


据汉滨区蚕茶果技术中心主任陈恒介绍,此次竞赛旨在弘扬我国传统制茶文化,激发广大茶农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创造潜能,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农民工匠”队伍,推动安康富硒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安康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汉滨力量。

本次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由安康市总工会、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主办,汉滨区总工会、汉滨区农业农村局、汉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汉滨区流水镇人民政府承办,汉滨区茶产业协会、汉滨区承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协办。



承英茶厂竞赛现场,54名参赛选手按照条形茶、卷曲形茶分组进行了激烈角逐,杀青、搓揉、翻炒……参赛选手各展其能,一锅又一锅手工炒制的茶叶新鲜出炉,赛场内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制茶完成后装袋编号,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以及汉滨区、平利县、紫阳县的茶叶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选手制作的茶叶逐一进行评比打分。评委主要从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5个方面综合给选手制作的茶叶打分。


经过综合评比,评出条形茶、卷曲形茶两项比赛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其中,汉滨区绿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选手获得“卷曲形茶组”一等奖,汉滨区德润富硒食品开发公司的选手获得“卷曲形茶组”二等奖,汉滨区硒湖茶业有限公司的选手获得“条形茶组”三等奖。


汉滨区绿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手刘峰说:“非常开心获得了第1名的成绩,我的秘诀就是通过辨别颜色、香气等细微差别,来控制火候和翻炒,最大程度保留鲜叶的原汁原味。这次参赛,可以和兄弟县区的制茶高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未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手工制茶水平。”

据了解,汉滨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绿色有机富硒茶产业是汉滨的主导产业。目前,汉滨茶园总面积达20.13万亩,2020年茶叶产量突破7000吨,实现产值15.6亿元,茶产业已成为部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汉滨绿茶”、“汉滨红茶”纳入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据汉滨区蚕茶果技术中心主任陈恒介绍,此次竞赛旨在弘扬我国传统制茶文化,激发广大茶农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创造潜能,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农民工匠”队伍,推动安康富硒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安康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汉滨力量。

本次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由安康市总工会、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主办,汉滨区总工会、汉滨区农业农村局、汉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汉滨区流水镇人民政府承办,汉滨区茶产业协会、汉滨区承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