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镇香山村利用自然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咬”住产业振兴不放松,拉长产业链、推动多产业叠加、多领域联动、多环节增效,积极拓展乡村产业的增值增效空间。


“香炉情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近100余万元,建立标准的黑木耳生产大棚一座,新发展油茶300亩,发展羊肚菌15亩,带动多名周边农户就近就业。目前获得产品收入65万余元,给农民工发放工资40万余元。为扩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了基础。

目前,香山村“香炉情农民专业合作社”羊肚菌、黑木耳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逐步由传统模式向工厂化、智能化发展跨越。食用菌产业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定农民增收做贡献。
同时,香山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积极拓宽硬化乡村道路,发展生猪400余头,其中享受财政扶持仔猪280余头。

有产业,才会有就业,有就业才能促增收,紧紧咬住产业振兴“牛鼻子”不放松,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接着干,持续用力、善做善成,始终“咬”住产业振兴不放松。

香山村驻村四支队伍积极宣传《汉滨区2021年富硒特色产业支持政策的通知》精神,大力实施土地流转或托管农户撂荒的土地,建立领导包抓示范工作机制,引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复耕复种。在陕西工业学院以及各帮扶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采取支部+x+脱贫户的模式,在养殖和种植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大成绩。

“香炉情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近100余万元,建立标准的黑木耳生产大棚一座,新发展油茶300亩,发展羊肚菌15亩,带动多名周边农户就近就业。目前获得产品收入65万余元,给农民工发放工资40万余元。为扩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了基础。

目前,香山村“香炉情农民专业合作社”羊肚菌、黑木耳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逐步由传统模式向工厂化、智能化发展跨越。食用菌产业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定农民增收做贡献。
同时,香山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积极拓宽硬化乡村道路,发展生猪400余头,其中享受财政扶持仔猪280余头。

有产业,才会有就业,有就业才能促增收,紧紧咬住产业振兴“牛鼻子”不放松,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接着干,持续用力、善做善成,始终“咬”住产业振兴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