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身边榜样】记双龙镇三星小学教师王庆林

时间:2021-06-22 11:31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他从踏入讲台的第一天起,就立下了“当园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的誓言。这一守,便是42年,他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山区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他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他,就是汉滨区双龙镇三星小学教师王庆林。

默默耕耘  真情奉献

1979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王老师放弃了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依然决然回到养育自己的家乡,成为一名山区教师。刚开始参加工作,王老师就和另一位同事承担着100多名学生的教学工作,工作任务大,负担重,经常要进行复式教学,那时他的身份还只是一名民办教师,每月只有十元的工资和极少的工分,温饱都是问题,可王老师始终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依然默默的为当地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后来,为了解决学生上下学方便,王老师所在的学校合并到了如今的三星小学,但条件依旧艰苦,那时的新学校也只有三层的教学楼,没有教师宿舍,虽然租住在附近的村民家里,冬天透风,夏天蚊虫叮咬,但王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很满足了,只要孩子们有学上。而每当我们年轻教师拉着王老师给我们讲学校的历史时,王老师的脸上还是写满幸福,从没提到过半个苦字,我想,王老师的幸福应该源于他把一生都从事着他所挚爱的教育事业。

春风化雨  爱生如子

王老师当班主任期间,每天早早的来到教室,冬天天气寒冷,他会提前打开取暖设备,只为孩子们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温暖。工作42年,王老师总能在细微处、在不经意间默默润泽着孩子的心灵,学生的脸微微发红,他会急切的询问学生哪里不舒服?学生打个哆嗦,他会关切的问学生冷不冷?孩子们也总喜欢和王老师说心里话,而王老师总能耐心细致地鼓励开导他们。老师还能经常满足孩子们小小的心愿,一本漂亮的笔记本,一支精致的钢笔……,王老师也总是说:“孩子们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要尽我所能给他们更多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班上的一个小男孩,学习基础薄弱,卫生习惯也不好,还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是典型的问题学生,可王老师并没有放弃他,通过家访了解到他是单亲家庭,爸爸在外打工补贴家用,爷爷奶奶也都身患残疾。从那之后,王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为他补习功课,放学后送他回家,小男孩家住在很远的山上,年过半百的王老师依然坚持送他回家,每次来回都要折腾一个多小时。小男孩被王老师感动,他主动告诉王老师他这么做是因为自卑,也还因为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而王老师依然用爱和耐心鼓励着小男孩,慢慢的,这个孩子的学习有了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王老师就这样用爱和真诚深耕自己的教育天地,用心和信念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看着孩子们拥有美好未来,他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荣耀。

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

如今的王老师已临近退休,但仍然是学校的中流砥柱,虽然没有代课,但仍然肩负着管理营养餐的重任,因为孩子们的安全大于一切,食品安全更不容忽视,为了使孩子们吃的干净、健康,王老师层层把关,严格要求,保证饭菜和肉类的数量,督促厨师将蔬菜多清洗几遍,不新鲜的蔬菜一律不要,他经常告诫厨师,孩子们正长身体,一定要让孩子们吃饱吃好,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也要提高质量,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就像家一样温暖。

还记得王老师刚接管营养餐工作,许多数据填报都要在电脑上操作,王老师已年过半百,这无疑对他是一种挑战,可做事认真的态度决不允许自己退缩。于是他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晚上怕麻烦别人,经常自己钻研,这样一钻研就已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老师从几乎的电脑零基础到现在的办公软件游刃有余,并且王老师做的营养餐资料作为优秀的范例也多次被拿到其他学校展示。王老师正是凭借着这种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先后被评为“汉滨区优秀教师”“汉滨区先进工作者”“汉滨区优秀班主任”。王老师坚守42几年,从青丝到双鬓斑白,他把热血洒在了双龙这片土地。(通讯员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