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共读共写,携手追寻教育的诗与远方

时间:2021-10-09 16:44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从选择教育,安心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开始,专业素养就是每一位教育人毕生都要直面的永恒话题,怎样让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修为不断前行,拥有一汪汩汩不绝的流动源泉,笔者以为,共读共写,不失为一剂良方。

李白诗云“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共读共写,是新教育实验中师生的成长方式,期间,读是基础,写是途径,工是关键,老师首先要有阅读的兴趣,继而在阅读中感悟、消化、吸收,进而带动学生(包括家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学校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激发师生阅读兴趣,营造书香校园。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浓厚兴趣后,有阅读到练笔便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每个人在阅读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体验,独特的感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表达表现,老师要主动拿起手中的笔,我手写我心,由短及长,由小到大,形式题材内容可多样并举,不囿一方。教学业务可从教后感、教学反思入手,逐步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再到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过程循序渐进,不断延伸。亦可文学创作,诗词歌赋,陶冶情操,提升修为。写作,贵在坚持,习惯养成后,氛围自然形成。

韩愈有言“为之贾,以通其有无。除了日记,我们的文章写出来,就是要给人看、让人评的,作为教师这一专业团体,有充分的优势可挖。让“共”成为教师读写事业的特色与推进剂。可采取读书会、反思展评、教师讲坛、读书沙龙、成果评选等形式,让教师吧读写成果拿出来、展示出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交流,促提升。

唐人推敲的故事传诵至今,卢延让更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艰辛,凡此都印证着“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确有几分道理,文章写就后可放置 一段时间,再读再改,会有新的发现与新的体验,修改,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不二法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书育人本是神圣职责,容不得半点虚华,要让教育生命丰盈厚重,不仅仅止步于当一个教书匠,让我们从现在就出发,以书为伴,以笔为车,携手追寻教育的诗与远方,或许不久的将来,丽日清风处就是你成功的庆典。(汉滨区叶坪镇中心校  白怀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