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每朵花都渴望阳光的哺育

时间:2021-10-21 16:49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2020年,我支教来到新坝九年制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当我走进一年级教室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不是孩子,而是陪读的两名家长。一位是脸上布满皱纹,头上已有银丝的奶奶,另一位是看上去还很年轻的妈妈。此时,我心里在想:糟了,有陪读的孩子,一定是有问题的孩子,一个班出现两名,这岂不是对以后的教学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吗?我再看看与家长同坐的两名孩子,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我走上讲台,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我的名字,并说明我是他们的语文老师,接着让孩子们依依介绍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当这两个孩子在介绍自己时,我有了发现。张子睿,起身动作缓慢,说话吐字不清,看得出他说话时很费力,我看到了他的一双小手,也不灵活。马志林,说起话来更费力了,连说几遍它的名字,但我根本听不清楚,最后是奶奶帮他向我介绍了姓名。马志林的语言表达十分的困难,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咬字不清,还时不时的看看奶奶,这一举动我明白他的意思,是想得到奶奶的帮助来完成我的问话。

接下来,我开始讲课了,教学生读“我是小学生”这句话,对学生进行学校常规教育,让学生了解 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教唱“上学歌”,边唱边带上动作,我留意观察了两名特殊学生的表现,张子睿,根本听不到他的声音,手脚动作不灵便,有些动作无法完成。马志林,手脚较利索,口吃,吐词不清,听不清他的语言,一节课在其他孩子的歌声中结课。

下课了,我主动与两位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张子睿,早产儿,严重缺钙,行走不便,走路摇晃,四肢不够灵便,连笔都握不住。随时要有人跟从,稍不小心就会摔跤。马志林,自幼父母离异,长期跟奶奶生活,有心理障碍,自幼说话表述不清,对奶奶寸步不离,否则就会又哭又闹。这或许是一个失去母爱,又缺少父爱的孩子的心理恐惧的表现。听了两位家长的一番话,我对两个孩子深感同情,也能体会到家长的不易。

可是,班上出现两个问题孩子,这对我的教学成绩不是有很大的影响吗?劝他们休学,或直接放弃对他们的教育?不,就凭着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不能歧视他们,我要给他们更多地爱去呵护他们。只要能坐在我的课堂听课,我都有责任服务他们,爱护他们。每朵花需要阳光,每个孩子需要关爱,问题孩子更需要老师的爱。

此后,我的教学确实增加了几倍的工作量,除了正常课堂教学外,课下还要为两位孩子再教学。张子睿的书写要手把手的教,他握不住笔,帮他握笔书写,让他知道每个字的书写笔顺,慢慢掌握书写规则。马志林,寸步不离奶奶,上课时总怕奶奶走掉,一只手总是拉着奶奶。课下辅导时,我常常拉着他的手,想用我的手去代替奶奶的手,让他慢慢学会自立,减轻奶奶的负担,在他会认一个字或会写一个字时,我总会给他竖起大拇指,冲他微笑,他也会望着我笑,这时,我十分的欣慰。一个周,两个周,一个月过去了,现在,只要奶奶把他送到校门口,由我接他去教室上课。这样,我除了上课,还得留意他的课间活动,课下还要辅导他的课程。两个月过去了,马志林和其他孩子一样,能独自背着书包来学校上学了,能主动把他写好的作业拿给我看。

转眼到了学末,两个孩子的成绩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糟糕,虽然他们与其他孩子相比,成绩不够理想,但他们尽力了,我也费力了。我深深感悟到:作为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歧视学困生,要用更多地爱去呵护他们,每朵花需要阳光哺育,每个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流水小学 余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