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师文苑】竹林访友

时间:2022-01-09 16:23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时值立秋,秋雨送凉,我们应邀回老家拜访友人。

早晨,我们乘车沿着宽畅的机场大道去往牛山脚下的友人家。雨后初晴,风和日丽,远处的鲤鱼山若隐若现。蓝天白云下,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柳树,枝条嫩绿,如烟似雾。前方一片玉米地,一人高的苞谷杆上挂着一个个如胖娃娃一般饱满的玉米穗。路旁的竹篱笆上爬满金灿灿的黄瓜花。地里的南瓜或赭黄或翠绿,弯曲细长的是味道甜蜜的牛腿瓜;圆形的南瓜水分较多,可以炒菜。

到达富强机场附近,前方道路边的一栋三层新楼就是友人家。几次回老家都是远远地参观了一下这里的小洋楼,高大的玻璃窗光可鉴人。玻璃窗下、院子周围栽满了百日菊等花草,姹紫嫣红,百日菊仰着小脑袋绽放着灿烂的笑颜,和周围的庄稼地互相掩映,格外美观。

友人家的老屋离新楼几十米远,路口的柚子树上已经挂上了拳头大的小柚子。院子右边一个小荷塘映入眼帘,这里的荷叶高大肥硕碧绿,几朵白色荷花正在盛开,亭亭玉立,光彩照人。一只浑身雪白上面点缀着黑色斑点的小猫正悠闲地卧在院子里啃食着青草。

老屋是L形的红砖黑瓦平房,友人近八十岁的老父亲正在门前忙碌。老人精神矍铄,他亲手栽种的南瓜金黄肥硕,爬满了一地,老人摘了几个大南瓜,说让我们带回家。

老屋门前的一大片竹林枝繁叶茂,像一道绿色屏障围着小院,撒下满院子的清凉。走近一看,竹林下面铺着厚厚的一层竹叶,竹叶簇拥着凸出的竹根竹鞭,盘根错节。沿着竹林小道向前走,是一片菜地,种着红薯、辣椒等庄稼蔬菜。林子里潮湿幽暗,阳光透过竹叶洒了下来,斑斑驳驳。这片竹林是他们一家人花费几年时间栽培养护而成的。“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竹林早已在友人的笔下熠熠生辉,他为竹林专门写了一篇散文《牛山脚下有竹林》。竹林曾经是他和弟弟妹妹童年的乐园,曾经给他们一家提供烧火的材料,更滋养了几个少年的梦。如今,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已人到中年,肩上有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歇息一会儿后,友人开始挖嫩竹子准备移栽到新房院子前加固院坝。刚刚下过一场暴雨,竹园里有很多积水,竹子都密密匝匝抱成一团,挖起来很费劲。好不容易挖了几棵,把它们再拖到新楼前,友人又开始在新楼前挖坑栽树。我去帮忙,一不小心摔倒,一个屁股墩儿直接坐在了门前的水坑里,还好院坝里临时铺着塑料布,不太泥泞,只是把身上穿的运动裤打湿了。不知不觉移栽了十来棵嫩竹,山蕉叶畔偏宜竹,借我南窗一夏凉。

这场雨让院子垮塌,楼房下的地基处也被山洪冲刷出了一条裂缝,栽竹子也算亡羊补牢吧。友人一家后来又请来工人,忙碌了一个多月把院子重新打桩,浇铸上混凝土才安心了。

此刻,看着一棵棵小竹子摇曳生姿,仿佛能聆听到竹叶在风中的窃窃私语,时光在这里慢下来。

友人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人,疾病和挫折从来不曾击倒他,就像这片竹林一样顽强生活,活成了故乡土地上的一棵竹。正如朱淑真《对竹一绝》诗云:“百竿高节拂云齐,千亩谁人羡渭溪。燕雀漫教来唧噪,虚心终待凤凰栖。”

踏在这片潮湿而新鲜的泥土路上,嗅着乡村花草树木的气息,享受着这秋日乡村的静谧安宁,看着阳光照射在竹林茂密的竹叶上,久困城市牢笼的人不禁心生向往。(汉滨初中   陈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