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叙事】汉滨区西关小学教师马琰琰: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时间:2022-06-29 15:57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七年前,怀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我成为了汉滨区中原镇的一名老师。8月的最后一天,冒着滂沱大雨前往学校,一路上,我不停地望着窗外连绵起伏的大山,幻想着自己踏上讲台的样子,也渴望见到可爱的孩子和全新的工作环境。每出现一所学校,我都会激动的问:“到了吗?是这里吗?”可是,山路越来越窄,我的心也开始惴惴不安。这条路真远啊,远到把我所有的向往与憧憬一击而空。终于到了!可我却只想离开,我想回家,我不想待在这么远的地方!

直到,我被安排担任七年级三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见到那48个可爱的孩子,我才开始了与他们的“奇幻之旅”。第一次见面,他们脸上那纯真质朴的笑容就深深的感染了我,我也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了解。在与孩子们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我得知班级里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每周徒步几公里往返于家与学校。小小的年龄,瘦弱的身躯,却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和他们一比,我那三小时车程的上班路显得渺小极了。在这所山区学校,学生教会了我:什么是坚持,什么是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风雨不退却,面对坎坷不认输!

1656488871068091737.jpg

两年前,我来到了西关小学。从农村到城区,从初中到小学,从寄宿制学校到走读制学校,陌生、惶恐让我无所适从。西小用它博大的胸襟接纳了我,西小人用爱与热情感染着我!在这里,我每天都被注入新的能量。开学第一天,我早早来到学校。我刚走进办公室,就听到了一句爽朗的问候:“欢迎你,琰琰!”她不就是张蕾老师吗?原来,她早已把办公室打扫干净,还给大家买了早点。原来,她刚送走一届毕业班又接手了一年级。一年级的孩子最难教,一切规矩从头立。从队列队形、课前准备到握笔姿势、作业格式,她都耐心启蒙。她和孩子们一起跳绳,帮留守女孩梳头,定期送给学生书籍,组织各种数学实践活动。在我眼里,她就是一个“孩子王”。她饱满的工作热情让我难以相信她已从教20余年。和老师们在一起,张蕾老师又是那么热情和专业。她带领全校教师扎实推进校本研修,创新教研活动形式,亲自指导青年教师,只要谈起教学,聊起课堂,她总是如数家珍,兴致盎然。这些年,她坚持承担示范课,经常送教送培,主持过多项省市级课题,多篇论文发表,50多项成果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成长为省级优秀教学能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成为我们的学习的榜样。

她似乎从不停歇,但我知道每一节示范课的背后她倾注了多少汗水,每一天放学后她又在办公室呆了多久。对待学生,她严慈相济,面对家长,她动之以情。她所负责的部门充满活力,成绩突出,所接手的班级成绩提高快,班风学风转化快,她用智慧、激情、朴实和爱心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她总是提醒我:老师的看家本领可丢不得!在她身上,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率先垂范。她让我懂得了:教师的美不是时尚新潮,是一种知性上进;不是肤浅世故,是一种和蔼谦逊;不是张扬浮躁,是一种含蓄大度。

还有王媛媛老师,为学困生“开小灶”,自掏腰包为留守儿童准备生日礼物,让他们时时沐浴着师爱的阳光,处处感受着师爱的温暖;余敏老师,临近退休,依然不放松在音乐教学上的探索;杨玲老师,在教学中渗透学科德育元素,真正做到了以德育德……她们只是西关小学这个群体中的缩影,榜样的力量让我有了向上的“魂”,进取的“神”。他们让我明白了厚实的专业能力和心怀学生的真诚是热爱教育、坚守讲台的底气。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开始参与课题的研究,主动承担研讨课,积极进行读书分享,组织开展班队会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海不辞滴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在西小这片沃土上,我们相互馈赠,相互陪伴,相互激励,共同成长。我,已深深融入这个集体;我的生活,已和西小密不可分。

记得那个不情不愿当上语文课代表的男生说:“马老师,你作业改完没?”那个身体不好的小女孩说:“马老师,你要照顾好自己哟!”那个胆小的“小哭包”说:“马老师,你真好!”那个到处闯祸的“捣蛋鬼”说:“马老师,等我长大了一定娶你!”……无数个这样的瞬间,都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我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全力以赴去铺垫之后的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亦或一生。我要继续用一颗匠心对待教育,用真心陪伴孩子,用信心诠释梦想!因为:坚守,让初心无悔;热爱,抵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