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走在漫漫教育时光里

时间:2022-08-31 10:59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新教育唤醒了生命之光。在2022年新教育研讨会上,“红色旺苍,中国茶乡”带给我强烈的震撼和感动。在加入新教育实验之前,旺苍是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旺苍加入新教育,短短四年时间就获得了辉煌的成就,朱永新教授用“真、实、美、好”四个字对旺苍新教育实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还提到,旺苍自加入新教育实验后,连续三年蝉联全市基础教育一等奖,今年有望继续续写辉煌。旺苍教育以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动为本,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赋能。研讨会上,旺苍县11名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同时结合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和新教育实验的融合点,在“双减”和“五项管理”大背景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示了旺苍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一个个精彩的生命叙事,也触发了我的记忆和思考。

在我们的班级里或多或少会有这样一群人:永远坐在第一排、永远可可爱爱、永远奇奇怪怪。他们可能是留守儿童,也有可能是大家口中的“希望生”,他们呈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源于缺乏爱亦或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的班级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先前是留守儿童,后来又成了重组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差成了他最大的问题:好动、顽皮、时常与别的同学发生矛盾。然而这些问题在去年国庆收假之后就愈演愈烈,是因为将他一手养大爷爷突发疾病去世了。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关注他,我时常和他姑姑、妈妈进行沟通,除了反映孩子在校表现,我还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喜欢做个“调皮蛋”,家庭成长环境促使他养成了的一些陋习。作为家长或老师,不能一味指责孩子,而是要想办法去帮助他直面问题,然后改正它、摆脱它。所以,基于孩子这个特殊情况,我选择一次又一次原谅他,总是期待着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总是极力从他身上发现闪光点,并及时鼓励他。记得我在班上曾经常表扬他:虽然陈老师时常批评教育他,可是他依旧老远就和我打招呼;每次单元检测时,他一改往日的调皮好动模样,认认真真答题,时而冥思苦想、时而埋头苦算……就这样,在我的特别关爱和引导下,他在悄悄变化着:犯错误的频率明显下降了,成绩也在稳步提升,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虽然,他的转变距离我预期目标还有一些差距,但是我知道,他渴望改变,他更渴望有人能帮助他改变。我希望我就是那个人,我比任何人都期待他的改变,因为我是他的老师!看到孩子的转变后,他的家长也更加信任我,主动和我联系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了,甚至孩子在家里出现的一些棘手问题也会来请我出主意。清明假期,家长孩子的零用钱突然变多了,家长担心孩子撒谎以及对这些钱来路不明的担忧,于是到校找我寻求解决办法,最终在家校联手下,问题得以妥善解决……老师关爱孩子,家长信任老师,这大概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

在研讨会上,朱永新老师作了新教育实验2022年度主报告《写作创造美好生活》。他从写作与新教育写作的区别、新教育写作的特点、意义和价值等多方面做了详尽阐述,为下一步新教育写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朱老师认为写作是人的永恒本性,唯书写方能使变动不居的时间凝固,铺陈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书写生生不息的生命传奇,留下代代相传的精彩故事。他指出新教育写作倡导和践行全景观写作、全员化写作、全心性写作、全学科写作和全媒体写作,致力于传承写作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回应写作变革的时代召唤和国际走向,立足本土教育实践和自我发展的探索,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价值取向,以学生、教师、父母为三大媒介,构建新教育写作共同体,努力为全民写作探路,缔造一种以写作为载体的生活方式、成长形态和创造方法。他呼吁所有人坚定相信语言、文字和写作的力量,用手中的笔劈山开道、修路架桥,筑基建屋,莳花艺树,创造一个新的教育理想国。

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首先应该改变观念,不能把新教育当作领导的要求,而视为自身成长的需要,自觉去做。

新教育形势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探索、创新,做教育的有心人,有心才能成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思考:我要教什么?为什么我要教的是这些内容?我要怎么教?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我还可以怎么教?学生是怎么学的?他们为什么是这样学的?他们还可以怎样学?多思考,多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不断总结教育得失。撰写教育日记,记录教育现象,总结反思教育方法,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一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成果。

新教育理念倡导下的为人师者,要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现在的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的贫乏,有一种紧张感、危机感,尤其是新教育的实施,更让我有种迫不及待充满电的欲望。有时以工作的繁忙、没空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这就让自己的惰性越来越占上风。所以,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提升自己迫在眉睫。

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教育最好的样子就是将每件小事都做出美好的意味来。很幸运,能跟大家一起走在漫漫时光里,在培新这片教育热土上培花育蕾,书写静静缓缓的教育人生。对教育深深的爱啊,让我们用一生的时光缓缓地说!(汉滨区培新小学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