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民风建设“三年成新风”的关键之年,革除陋习、移风易俗早已成为宋家镇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长期以来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行以“诚孝俭勤和”为核心的新民风建设,统筹推进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创建,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向善的社会环境。“诚孝俭勤和”的新风吹遍了宋家的每一寸土地,吹进了千家万户,也吹来了三件“大喜事”。
新民风建设革除陋习“树新风”
“现在好多了,以前每个月份子钱就要两三千,现在几乎没有过客收礼的了,新民风建设搞得就是好啊!”提起新民风新气象,宋家镇磨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岑道明如数家珍。
近年来,全镇统筹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各村(社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通过召开群众动员会,宣讲新民风理念,多重举措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在时下日趋蔓延的“人情风”面前,新民风建设大力提倡“新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同时全面实施红白喜事事前报备审批制度,强劲的新民风吹淡了世代相传的“人情风”,大大降低了人情消费支出,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8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意义深远的集体升学礼在宋家镇东桥村如约举行,考生与父母同坐一堂,用深情真挚的言语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将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了高潮。“对我来说,这个升学礼意义非凡,不仅打消了父母办升学宴的念头,更让我深深体会到新民风带来的新气象,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还能继续坚持下去!”今年考取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新生代表祝恒欢激动地说。
三年来,这样的集体升学礼、集体乔迁礼,在宋家镇已经举办30余场次,受益群众多达2000余人,人情支出大幅度下降,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转变观念,践行文明新风尚!群众纷纷点赞道:“这是新民风吹散了‘人情风’,淳化了民风。”
新民风建设提振群众“精气神”
“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也不仅仅是政府和干部的事,更不是等靠要就能得来的,而是通过自己勤劳致富的双手奋斗出来的!”在“扶贫扶志”宣讲活动中,焦赞村驻村工作队长柴伦仁的一席话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针对当前脱贫攻坚中部分贫困群众根深蒂固的“等靠要”思想,镇党委组织定期开展“草根讲堂”、“扶贫扶志”、政策理论宣讲活动,通过讲典型人物激斗志、说道德模范立标杆、送帮扶政策暖民心、教致富技能添活力。
同时镇党委以“道德评议”等六项活动为抓手,在各村(社区)推行“说论亮”道德评议会,引导广大群众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自觉践行“诚孝俭勤和”文明新风。三年来,全镇累计开展道德评议100余场次,评议先进典型80余人,教育转化反面典型20余人。道德评议会评选出一大批“诚孝俭勤和”的先进典型,给村民树立了道德模范“风向标”,提振了群众的“精气神”。
新民风建设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
扶贫政策好哩,大家心欢喜哟。”来自宋家镇文艺爱好者、“草根讲堂”宣讲员孙颂庭带来的特色民俗表演节目《大於鼓桶》,让在场观众大饱眼福,拍手叫好。
“以前农村哪有什么娱乐方式,农闲时期无非就是看看电视打打牌,现在搞新民风建设,大力新办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群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了!”提起新民风新变化,不少群众感慨万千。
据悉,为进一步涵养文明新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宋家镇努力克服山区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不足、交通不便、资源不聚、投入不力等问题,立足实际、创新举措,由镇牵头、村配合自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民风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创新举措,统筹推进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在演出活动中,表演者演得认真,观看的村民看得开心,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使广大群众在切身感受新民风建设带来新变化的同时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