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支教 筑梦乡村教育 ——记江苏溧阳来白支教教师董卿

记江苏溧阳来白支教教师董卿

时间:2020-06-22 10:08作者:佚名来源:县教体科技局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支教绝不是单向付出。董卿用“宁静而充实”来定义这一年在陕西白河支教的日子。

董卿,是江苏省溧阳市社渚初级中学的教师、溧阳市优秀教师、溧阳市骨干教师。为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董卿主动申请来到陕西白河城关初中支教。支教期间,董卿用他的热情与执着,为学生搭建起科学教育的发展平台。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曾经希望在30岁之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支教。但结婚、生子、工作、生活……一个个无法推脱的‘节点’将我的希望无限延长,被时间和勇气被耽搁的‘支教梦’好像越来越模糊。”董卿说,直到去年9月,溧阳与陕西白河对口帮扶支教行动来了。董卿带着同事们和家人的支持以及积攒了许久的热情,他与2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奔向陕西白河。

为了促进教学,董卿十分注重自身学识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历史教学中,他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教中研,研中改,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课堂模式。一堂堂精彩的课,带给学生满满的收获,也带给他很多幸福和快乐。“课堂上总是夹着不间断的笑声和鼓掌声,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肯定和尊重。”董卿自豪地说。

董卿在和学生交谈及家访时了解到,城关中学还有大部分孩子家境比较贫困,他深切地感受到一些孩子在学习生活上的无助,想为孩子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他通过校领导、班主任层层了解、探访、沟通。将平日了解到的情况及感动的场景、感受深刻的故事以照片形式发到微信圈,积极寻求爱心人士的帮助,牵线搭桥。这一想法得到朋友张扬先生的响应,张扬先生集结了许多同行业及身边的爱心人士,共同为白河县城关初级中学31位孩子爱心捐赠捐资捐物两万多元。

有一位“超级英雄”的妻子

春节前夕,学生们放寒假了,董卿才得空返乡与家人团聚。不久后,新冠肺炎疫情呼啸而来。董卿的妻子吕琴是社渚镇卫生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长,当江苏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大年初一,吕琴经过深思熟虑毅然主动地向溧阳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控指挥部请缨,要求奔赴一线。董卿知道后,有着满腹话语,有着千般思绪,所有的情感化为朋友圈里的一条动态:“老婆要出征了,你笑着请战,我却满眼热泪,我和家人等你平安归来!”朴实的文字,蕴含着满满的真情。1月28日,吕琴在医院待命,连续工作到2月3日,赶赴疫情隔离点。从疫情开始,她只回过一趟家,为的是拿换洗衣服。

每当董卿看到妻子发来的身穿防护服的照片时,一种妻子是自己心中“超级英雄”的感觉时刻鼓舞着他。在向同事、朋友提及自己身在一线的妻子时,内心也充满满着无比自豪和骄傲。因为妻子在一线工作很忙,他们每天几十个字的问候就是他们彼此间思念的见证。“偶尔视频中看着妻子脸上压出的印记,真想替她抚摸那红肿的脸颊。”董卿说。

“妻子是我的榜样,我相信她能够照顾好病人的同时也能照顾好自己。”放下担心,董卿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有一辈子珍藏的回忆

“您什么时候回去?”、“老师下学期还来吗?”、“老师我们合个影吧”、“董老师,我们会想您的!”……还剩一个月即将中考,课堂课间课后总有学生问董卿。2020年8月,董卿将结束支教生活。不少孩子得知消息后,找到他谈理想、谈未来,有的送他卡片,有的说以后考上江苏的大学然后去看他。

在董卿的宿舍里,珍藏着一支钢笔和红墨水,那是2020年5月9日,一位学生在他过生日当天送他的。“我根本舍不得用,这都是孩子们对支教老师的感激之情,我会好好珍藏”,董卿说。

董卿在有限的支教时间里,在孩子们的心上打开一扇窗,用自己身上的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方向。董卿说:“一次支教行,一生援陕情。这些孩子永远是我的学生,回到溧阳后我也会牵挂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