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走进卡子镇仓房村春志蜜蜂养殖场,一阵蜜蜂振翅的嗡嗡声传来,200余个蜂箱整齐排开,一个包裹严实的身影正在采集蜂蜜,这便是被评为2018年市级“自强标兵”的“养蜂大户”严春志。
50岁的严春志,家住仓房村四组,一家四口人,妻子黄金英及女儿汪玲长期患病,2017年被纳入贫困户。因家中有病人需照顾无法外出务工,如何增收脱贫一直困扰着严春志。2017年帮扶干部因地制宜、因户制策,与严春志结对子、交朋友、商措施,鉴于仓房村地处大巴山深处,野花繁盛,气候宜人,帮扶干部说服他发展劳动强度小、投入风险不大且效益可观的蜜蜂养殖。经再三劝说,严春志动心了。热心的帮扶干部便介绍其前往四川参加养蜂技术培训,并出资为其制作了第一批蜂箱30个,还请来了技术专家。很快,严春志的第一批蜂蜜就收割并销售出去,虽然收益只有几千块钱,但他也第一次尝到了养蜂的甜头,从此便踏上了致力产业脱贫的“甜蜜”致富路。
30箱、50箱、100箱……养蜂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也随之增加,心怀感恩的严春志便有了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想法。2017年9月,他张罗成立了春志中华蜜蜂生态养殖场,带动附近8户群众发展蜜蜂养殖,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大户,所生产的蜜供不应求,往往蜜刚收下来,就被客户现场买走,很多远方的客户为了买到他的蜂蜜,早早守在蜂场等着取鲜蜜。
“甜蜜”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靠天吃饭是养蜂的铁律,天气是左右养蜂好坏的最大因素,2018年的一个雨季,由于,持续低温下雨,100多箱蜜蜂被冻死,导致蜂蜜产量减半,损失巨大,但这并没有打击到好强的严春志。为了继续学习养蜂知识和技巧,总结经验教训,48岁的严春志参加了白河县金奇培训学校举办的白河县第一期贫困劳动力(SYB)创业培训班,学校组织开展了培训指导、服务指导和政策扶持,还给与了几千元的创业奖补。培训过后,严春志又大受启发,他觉得自己“还可以干点事情”,回家考察了一番后,第3天,他就买了30桶中华蜂。
一年下来,严春志的养蜂场越办越红火,已实现年产值近10万元,家庭事业顺风顺水,在2018年他主动申请退出了贫困户,“当贫困户不是光荣的事儿,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不能坐享其成,要乘着好政策的东风,通过自己双手脱贫致富”,顺利脱贫后,他并没有忘本,而是发动本村的贫困户养殖蜜蜂,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从而带动大家脱贫致富。“今年养了200多箱蜜蜂,气候不错,能割两三次蜜,产量又能翻番了。”严春志一边查看蜂箱一边乐呵呵地说道,看着他的生活也如蜂蜜一样越来越甜蜜,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