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 建功立业】城关镇: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

时间:2021-03-16 10:54作者:聂艳秋来源:城关镇

都说百善孝为先,而子女对父母的陪伴就是一种难得的孝。陈学梅今年45岁,她的妈妈常坤侠已经73岁高龄,他们相互陪伴的方式是陈学梅带着母亲去上班。

陈学梅初中毕业就离开西营老家出门学习缝纫技术,在陈学梅的印象中,母亲智力低下,她和妹妹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即使如此,陈学梅对母亲依旧十分孝顺,在父母身体还很硬朗的时候,她就坚持经常回家看望母亲,每次回家从不空手,或新鲜水果,或时令蔬菜,或肉类食品,或各种零食、生活用品。用陈学梅的话来说就是尽量不让父母自己掏钱买东西,几十年如一日,邻舍羡慕不已,夸她母亲有福气,生了一个好女儿。

2020年的2月21日,正在单位忙着准备接待领导督导检查的陈学梅接到老家的电话,说母亲突发疾病,需要陈学梅赶紧带去就医。得到消息的她心急如焚,一方面想着马上就要有领导检查复工复产情况了,一方面由于疫情,赶去老家接母亲的车也不方便找。得知消息的益成服饰总经理许雅玲赶紧安排人负责接待,并驱车带着陈学梅回到了西营老家,将病重的母亲接到了县医院。

经过医生的细致检查,母亲被查出患了肠瘘,由于母亲的智力低下,对疼痛不敏感,才使得病情加重了。医生好几次告诉陈学梅,母亲可能抗不过去了,作为女儿多尽尽孝心,让母亲想吃点什么吃点什么就好了。看到母亲憔悴的面容以及由于肠液腐蚀导致伤口溃烂发炎,陈学梅自责不已,因为准备工作的事情,七八天没见母亲而已,怎么会严重成这个样子。

来不及伤心的陈学梅赶紧按照医生的指示,帮母亲擦洗护理伤口。“最严重的时候,一箱纸只能用两天,一大包纱布也只能用一天。因为吃东西就会有排泄,一天要帮母亲擦拭很多遍,基本上每天都要熬到凌晨四点多,才能休息一会。”回忆起最难的那段时间,陈学梅声音哽咽了。好在因为护理的好,母亲的身体竟慢慢的恢复了。此时,陈学梅所在的工厂已经复工复产一段时间了,陈学梅也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由于正值疫情期间,每天要操心工人一天两次的体温检测以及几十位工人每天的吃住,陈学梅的工作量也变大了起来,每天跑回家看母亲,既耽误时间又照顾不好母亲。

为了不影响工作,又能照顾生病的母亲,陈学梅毅然决定带着母亲一起上班。这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也是两全其美,既有利于照顾重病母亲,又有利于安心单位工作,好在单位也很理解她,允许她带着妈妈上班,而且给母亲专门弄了一个小房间。从那天开始,陈学梅就开始了与母亲一起吃住在工厂的日子。带着母亲上班的这段时间,陈学梅坚持以厂为家,做到工作尽孝两不误。在工作上做到爱岗敬业,勤政务实,一心扑在工作上,深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在孝亲上无微不至地疼爱照顾重病的母亲,为母亲洗头、洗脚、洗澡,一日三餐端上热腾腾美味可口的饭菜,生活起居悉心照料。母亲也喜欢黏着陈学梅,每当陈学梅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母亲总会安静的坐在一边看着她。在工厂里,虽然相对封闭安全,但陈学梅时刻还是要注意着妈妈。只要有空,她就会跑去看看母亲,还时不时拿点小玩意,让她解解闷。工友们平时也经常帮忙照看老人,大家都对陈学梅的这份孝顺竖起大拇指。“她真的挺不容易的,工作尽心尽责,照顾母亲也细致入微。”

都说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陈学梅的敬业以及孝心也时刻影响着家里的孩子。每次给母亲洗完澡后,陈学梅的儿子都会细心地把老人的头发吹干,女儿则会在吃饭的时候负责帮老人夹菜,喂饭。陈学梅说,母亲最开心的就是每周日,陈学梅可以带她一起去吃早餐,逛超市,买玩具。“人家常说,妈在,家就在。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陈学梅觉得母亲一生不易,现在母亲老了,没有自理能力了,无论怎样,都不能把母亲丢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即使辛苦点,但是能这样陪着妈妈慢慢老去,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