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初夏时节,仓上镇红花老“县”油菜花早已悄悄退出了金色海洋,迎来了丰收的喜悦。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农忙景象呈现出来。村民们在艳阳下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收割、打捆儿、抢墒耕地,有的在闲暇之余不时地讲几个“农村段子”,引来阵阵欢笑声!
“这段时间,我们抢抓好天气,把菜籽割下来翻晒几天,再利用太阳天将菜籽揉出来,用竹筛把杂质和菜籽分离开,然后再将菜籽拉回去晾晒。不然下雨油菜籽就掉进地里,那就没用了。”红花村一位正在筛菜籽的村民告诉我们。
“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这是我们收割的最后一块油菜地了,今年公司大概能收获一万多斤菜籽,菜籽晒干后能磨成菜籽油,油菜秸秆也打包卖了作牲口饲料,今年的收获还是挺大的。”月亮谷旅开发公司负责人李正鑫告诉我们。
2020年10月,安康月亮谷农旅开发公司依托“红花县”的独特优势,种植200亩连片油菜,发展美丽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尤其是自3月8日白河县旅游文化节暨仓上旅游文化季开幕,仓上镇趁借东风,连续推出一场场文化赛事活动,吸引了来自县内外的上万名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一时间,“香美红花 ”火爆了起来。仓上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农特产品纷纷搭上农旅融合的快车道。红花处不少农户开起了农家乐,摆起了小吃摊。卖土特产的,卖雪糕饮料的就像雨后春笋,成了活跃地方经济的一道景观。
“虽然旅游季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但我也吃上了红利,红花每周游客量很大,我每次炸的麻花都不够卖,收益最好的时候一天卖了 300多元,红花火了,我的生意也跟着火了,这样的活动我自然是希望多多举办啊!”红花村二组村民李国芝笑着说道。
“今年仓上镇举办首届文化旅游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我也顺便搭上了‘旅游快车’,在活动现场搭起的充气城堡成了小孩子们的游乐园,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也给我带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我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多举办!”红花村村民王兰珍说道。
“之前旅游季每周举办活动我都会到现场做鸡蛋灌饼、手抓饼,收入最高的时候一天卖了1000多元,生意特别好,现在我又在集镇开了一家小吃店,有活动的时候就推车去售卖,活动结束时,我就在自家店里做小吃。以后咱们仓上旅游发展起来了,我的生意也会越做越好的。”红花村二组村民秦维芬说道。
为了促进全域旅游业的发展,让企业和群众在三产融合中实现双赢,月亮谷农旅开发有限公司与周围农户协商,继续流转土地,种植170余亩具有食用性、观赏性油葵。该项目已与20余户贫困户建立了帮带关系,与40余户农户达成了土地流转及劳务合作协议。土地流转,农户不仅拿到了每亩200元的流转金,在参与作物种植、管护、收割中,增加了务工收入,还能获得产业奖补资金。现在,70余亩的油葵种子已播种到了地里。
“来这里上班一年多,每月收入还能拿到3000多元,景区项目又在不断完善,我们挣钱的日子还在后头呢,我挺满足的。”今年59岁的红花村民赵启全笑呵呵地跟我们说道。
农旅融合不仅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也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相信金秋时节,红花村又必将呈现出遍地金黄、花海相映的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