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厂镇: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

时间:2021-08-20 14:14作者:田琳来源:中厂镇

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更多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中厂镇抢抓电子线束产业带来的机遇,按照“企业总部+社区工厂+家庭工坊”思路,强力推进电子线束产业发展。

位于新厂社区安置点的陕西友利电子加工厂成立于2021年3月,建成后主要生产电感线圈。走进工厂可以看到,绕线、预剪、上底板,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正在生产一批发往广东的订单。

“现在有了这个社区工厂,就近上班,生活有了保障”今年34岁的王发惠住在新厂社区安置点附近,想出去务工补贴家用,可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

听说安置点旁边成立了社区工厂,还在家门口,年初招工时,她就报了名。经过基本的培训后,就能上手操作了。

“我在这儿上班每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最少的时候能拿到两千五,能挣个生活费,家里的柴米油盐不用愁了。”谈起现在的生活,王发惠满意地说道。

左祖华是工厂里的“新人”,刚上班不久的她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在这里工作挺好的,离家很近,既方便了孩子上学,又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左祖华开心地说道。“之前在外面打工,总觉得亏欠了家人,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每次打电话都要等到我先挂,让我感觉到心酸得很,所以今年过完年,听到社区工厂招工的消息,我就决定留下来不出去了。”

和左祖华一样,有一大批搬迁群众选择在社区工厂就业务工,良好的工作环境、灵活的工作时间、挣钱顾家两不误,都是她们留下来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将大力推行家庭工坊模式,工人可在家庭工坊集中生产,也可以领取材料回家生产,为村民提供更多地方便,”陕西友利电子加工厂负责人肖世国介绍道。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支持社区工厂建设与发展,借力电子线束产业扩大就业,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同时丰富家庭工坊形式和类别,搭建多种平台,着力破解“留守人员”居家就业难题,助力群众增收,努力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