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一名普通的打工者一步步成长到今天,虽然我现在挣到了钱日子好过了,但是书读少了,希望你们能够能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贫困的家乡。”这是乡贤人士陈绪春在红征村2021年集体升学礼上资助新入学大学生时质朴的声音。
陈绪春,男,汉族,白河县茅坪镇红征村人,1978年12月出生,现任陕西垲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外出创业致富后,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倾情帮助困难群众,在爱心公益事业上坚守了10年。
爱心助学,圆梦贫困学子
陈绪春自小家住后高山,生活的艰辛让他比同龄人更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龄,他早已帮着母亲干农活、做家务。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刻苦努力,他明白:唯有发奋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家境贫寒,父母务农收入难以维持一家人生计,1993年2月,还只有15岁的他不得已辍学在家。不甘于世代贫穷命运的他,毅然选择外出打工这条充满希望,而又遍布荆棘的道路。就这样,年仅十几岁的他告别父母,走出了大山。经过十几年在社会上的摸爬滚打,终于掘到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
2010年岁末,他偶然一次返回那生他养他的故土时,发现依旧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面临着辍学的风险,回想自己辍学的痛苦经历,他从心底萌发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这些贫困学子完成求学的梦想。于是,在当年的年底他亲自动手制定了“贫困大学生圆梦计划”,并于当年开始陆续资助贫困学生50余名,累计出资60余万元;在2014年起,对韩某菊、宋某珍、田某丽三户单亲家庭的6个孩子,每人每年2000元一直资助到现在,并承诺会持续资助到18岁;2016年资助陈某丽等2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并承诺持续资助到大学毕业,毕业后,如果愿意到他的公司就业,将优先录用,截至目前他已帮助十余名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坚持公益,助力家乡建设
在掘到自己创业第一桶金后,他并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为了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摆脱贫困,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从2016年开始,他累计投资1亿多元,组建成立了陕西垲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汇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白河县永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白河县垲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陕西永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当地农民工3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
2017年8月24日,在白河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的9.5献爱心慈善联合大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携手爱心助学”慈善活动中,他率先捐款10万元,并积极组织公司员工进行捐款。员工孟某丈夫不幸去世,她一人要赡养60多岁的婆婆,供养3个孩子上学,家庭极为困难,当陈绪春得知情况后,个人捐资6000元帮助其渡过困境。2017年4月17日,茅坪镇茅坪村突发山体滑坡,10余户群众受灾,他听闻后率先捐款16万元,带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同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在2016、2017、2018、2019年的春节前夕,他都到茅坪镇红征村去慰问“五保”老人和贫困群众,累计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20000多元。
积善成德,树立公益典范
在与笔者交谈中,陈绪春谈到他对投身公益事业的感想时,一下子腼腆了起来,说:“我真的从来没把这个当回事,现在让我讲公益这件事,我还得好好回想一下,不然好多还记不起来。”真挚朴实的话语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谈到陈绪春的公益事业时,红征村支部书记聂运亭不禁感慨到:“10年了,每年我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都受过陈总的资助,村里修桥铺路他也常常慷慨解囊。”
2007年红征村村级公路硬化,他主动捐资1万元,并号召原红征村罗某、陈某、石某捐资,共计捐资2万元,解了红征村修路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2013年为了解决红征村三组三十余户交通不便的问题,他又个人出资31万元新修公路1.5公里,整修公路2.5公里。2019年5月2日,红征村一组村民吴某在扫地时突发脑溢血去世,他知道后迅速捐款3000元,并安慰家属“三个孩子上学,我会一直资助到他们大学毕业”。
做一件平凡的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十年;给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微笑不难,难的是将心比心、雪中送炭。陈绪春将爱心奉献在了公益事业,积小善,成大善,彰显了新时代企业家情系社会的奉献精神。十年来,他乐于助人的做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当选为安康市政协第四届委员,白河县政协第九届委员,白河县工商联副主席,白河县援少会副会长等职务,并荣获“中国梦慈善情,陕西最具社会责任感十佳企业家”、“白河县带动青年创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