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宋家镇将文明创建工作作为凝神聚力、强基固本的重大基础工程来抓,着力在知行合一、创新载体、突出成效上下功夫,采取多种形式,全面铺开创建活动。使“诚孝俭勤和”的社会新风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到全镇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定期召开专题创建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创建工作任务,明确专人专门负责具体落实,实现创建工作有人抓、有措施、有成效。同时,通过广播、宣传栏、户外广告、LED显示屏,广泛进行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其中,形成创建合力。目前,全镇共制作大型宣传广告牌6个,安装大型LED显示屏8个,初步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把文明新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逐步形成修身律己、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新开展活动。坚持灵活方式开办道德讲堂,在道德讲堂“5+N”流程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在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让群众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受到熏陶、教育;让群众身边的好人走上道德讲堂,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宣讲活动中,扎实推进道德风尚、政策法规、科技知识、卫生健康、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崇德向善、明德唯馨、诚实守信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深化村民自治。坚持以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生活方式为重点,把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容易出现而法律法规又管不着的陈规陋习,通过约定俗成的规矩约予以纠正、予以约束,形成《村规民约》,目前全镇10个村(社区)均按照规定程序制定了符合村情实际的《村规民约》。在内容选择上,注重选择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孝老敬亲、环卫治理、过事大操大办、无理缠访闹访等问题;在宣传落实上,广泛宣讲,印发到户,成立监督小组、设立“红黑榜”和“善行义举榜”,公开表扬好人好事,批评歪风邪气和丑陋行为,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高。同时,注重对身边好人好事的挖掘宣传,通过典型选树,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形成知荣辱、扬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引领干部群众择善而从,见贤思齐。挖掘的道德模范王启武后被表彰命名为“中国好人”,陈登传、吴风意等不等不靠的先进典型先后被表彰命名为陕西省及安康市脱贫攻坚自强标兵。
丰富文化生活。将文化专项经费用到实处,由文化站牵头,支持各类艺术社团,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涵养文明新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镇党委政府努力克服山区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不足、交通不便、资源不聚、投入不力等问题,立足实际、创新举措,由镇牵头、村配合自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民风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创新举措,统筹推进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和省级文明镇申创工作。在演出活动中,表演者演得认真,观看的村民看得开心,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使广大群众在切身感受新民风建设带来新变化的同时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