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镇:“1535”工作法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上水平

时间:2022-07-04 18:06作者:何玺 张友华来源:宋家镇

近年来,宋家镇按照“1535”工作法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即:围绕建设一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中心,重点推进“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杂物、亮家园”五大重点工作内容,完善“三长五员责任体系、督查检查考核机制、奖励激励工作导向”三项机制,努力实现“卫生美、庭院美、田园美、环境美、民风美”“五美”目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围绕一个中心。坚持党建引领,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按照“建设宜居乡村、做大茶叶品牌、推动茶旅融合、打造茶香小镇”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歌风春燕”AAA景区茶旅融合发展为重点,以火石沟、白石河“生态+茶文化+民俗”生态康养示范带为两翼,以粮油基地、林下种植、特色养殖、林果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乡村振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进行谋篇布局,逐步实现“一村一品”“一路一景”“一院一貌”。

突出五大重点。一是扫干净。按照“四自一包”清扫门前屋后责任区域,切实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召开环境综合整治会议6场次,发动干部群众1万余人次,出动机械30余台次,开展环境卫生清理集中整治行动300余次。二是摆整齐。组建环境文明志愿服务队,对影响整体环境现象进行集中排查,实行“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同时引导群众将妥善归置个人生活物资,做到院落整洁美观、柴草物品摆放整齐。三是改旱厕。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按照财政资金奖补一点、帮扶部门支持一点、村委会帮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四个一点”的工作举措,全镇已达标卫生厕所3587座,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改厕89座,全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四是清杂物。开展“擦亮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清理卫生死角、路边杂草杂物,清除户外“牛皮癣”广告,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清理卫生死角17处,清理野广告800余条。五是亮家园。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对集中安置点、社区、集镇进行统筹规划,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今年以来,规划建设镇标、村标11个,公路沿线新建绿化小品8个、路灯150余盏。

完善三项机制。一是三长五员责任体系。建立“352”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即镇长、村民委员会主任、组长“三长”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安排部署,夯实工作责任;保洁员、护路员、护河员、护林员、网格员“五员”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镇、村“两级”每周进行巡查检查。二是督查检查考核机制。建立周通报、月调度、季排名、年考核奖惩制度,组成专项督查组,每周随机到村抽查暗访工作开展情况,对不重视、工作滞后的全镇通报批评,并纳入年底考核;对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三是奖励激励工作导向。将环境卫生奖惩纳入《村规民约》,制定了《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垃圾清运制度》《门前四包制度》《检查评比制度》等;通过开展卫生检查评比,结果与村集体分红、道德评议挂钩,用利益挂钩约束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截至目前,对110名“十佳百优”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实现五美目标。一是卫生美。环境卫生示范户容貌整洁、干净、美观,群众能自觉做好“门前四包”,常态开展好卫生评比,建立良好的农户居住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镇已建示范户500余户。二是庭院美。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示范院落创建活动,做好房前屋后卫生、秩序、绿化的基础上,打造“小菜园,小花园”,与庭院绿化美化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庭院。今年以来,已创建示范院落26个。三是田园美。各村结合产业园区、粮油基地,因地取材,按照适宜、经济、美观的原则,科学规划设计,形成层次丰富、错落有致、整体协调的绿化美化格局,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目标。四是环境美。对全镇主要交通干线、集中安置社区进行绿化亮化,努力打造全镇整体形态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整体风貌和谐统一,空间布局尊重山形水势,契合地貌,达到村庄与景致协调、环境与品位相搭、美韵与特色融合。五是民风美。村领导班子工作有力,主动谋划并动员群众参与到美丽村庄建设中,网格化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并能有序开展工作。乡风淳朴,村民邻里和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育“五美家庭”300余户。

人居环境整治是民心工程,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宋家镇将持续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基层党建、生态环境、产业培育、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奋力打造家家整洁、村村优美、处处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