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面整洁,道路干净,田园披绿,村舍齐整。仓上镇围绕“重点清理,全面整治”目标,以村、社区为单位,将全镇划分12个责任区,用好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河长+路长+林长”队,有序开展全民环境大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提升乡村治理成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党员先锋队
仓上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积极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以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践行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团结带领群众瞄准目标一起干。
在东庄村,每月的支部“主题党日”都有一项户外活动议程——清理周边卫生,美化家园环境,成为全镇提升人居环境的一个范例。红花、裴家两个社区的主题党日活动,也以志愿服务等形式使环境卫生整治形成常态,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队
7月6日,红花社区30多名身穿“红马甲”的干部居民分组行动,重点对集镇小区的棚居柴垛、河滩堤岸的垃圾、墙壁电杆上的广告进行清除,把居民店铺门前堆放的物品摆放整齐。环境整治行动中,“红马甲”们不失时机地引导广大居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把垃圾废品分类投放到固定垃圾池箱,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街道整洁路通畅,环境美了心亮堂。干事创业有奔头,宜居宜游更宜养。”在白河县仓上镇,这段群众自编的顺口溜,反映出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的新面貌。“环境好了,不光看着舒服,心情也舒畅多了。”很多居民和个体业主也自觉加入到整治队伍中。
与此同时,其他各村也积极组织公益岗、志愿者、企业商户集中清扫道路垃圾,铲除水沟淤泥,割掉路边杂草,对院落、檐沟、巷道仔细排查梳理,保证不留卫生死角。在天宝村,村支书、第一书记和帮扶包联干部拿起扫帚铁铲亲自动手,鼓舞士气,创业人士买来矿泉水给大家解渴;在槐坪村,农户主动把三轮车开来拉运垃圾泥土,还有农户给大家送来茶水;在集镇,居民自发买了西瓜前来慰问……环境卫生整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河长+路长+林长”队
在全镇270多公里的村组公路,在101个村民小组,在每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环境整治都在同步展开。在仓上镇,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的突击行动,而是贵在平时,常抓不懈。早在4年前,仓上镇就推行了“三长合一”制,把14名护河“河长”,58名道路卫生公益岗“路长”,126名生态护林员和10名天保护林员“林长”力量整合起来,把责任分段、分区落实到人,形成了“路有人扫,河有人清,林有人看,片区卫生有人管”的环境综合治理局面。
同时,镇双创办配备有专职干部负责组织保洁员、护林员、护河员等公益岗人员,定期开展集中清洁行动,对公厕、村道、群众活动场所开展全面整治,细化整治区域和工作职责,确保各村(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抓在日常,管在经常,落实在行动上,通过“整”让乡村亮起来,美起来,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好环境不仅让人住得舒心,能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在仓上乡村,从干部到普通群众,从集镇干道到村组院落,环境卫生已成为见行见果的文明习惯。随便走到哪个村组农户,屋里屋外都收拾的亭亭当当,整整齐齐,窗明几净;很多农家庭院摆放着样式各异的花卉盆景,栽种了名目不一的绿化乔木。逐步富裕的仓上人,把“面子”打扮得越来越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