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
专业代码:710201
专业方向:平面设计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1 |
计算机操作员 |
计算机操作员 |
|
2 |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 |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 |
|
3 |
广告设计人员 |
广告设计人员 |
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数字成像及后期处理技术 |
4 |
印前制作员 |
印前制作员 |
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
本专业主要面向平面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公司、印刷设计公司、品牌设计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报社、杂志社、出版社以及具有平面设计部门或平面设计岗位的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平面媒体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宣传、桌面排版、电子出版、网页美工、装饰装潢设计、工程效果图、数字影音处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综合素质能力目标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职业行动能力目标
1.平面设计:能运用平面设计软件及相关技能进行数码视觉及平面图形的设计与制作。
2.二维动画:能综合运用二维Flash动画及相关软件进行二维动画的设计与制作。
3.效果图制作:能综合运用3DsMAX及相关软件进行三维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
4.交互作品:能综合运用Flash及相关软件进行多媒体交互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 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240 |
2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60 |
3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60 |
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5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6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7 |
职业道德与法制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制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08 |
9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60 |
10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64 |
(二) 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 学时 |
1 |
美术 |
了解色彩与构图的原理与属性,理解色彩与构图的表现手法,熟悉不同风格设计思路所表达的心理与情感,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表现的基础技能。 |
40 |
2 |
图形图像处理
|
了解图形图像处理及相关的美学基础知识,理解平面设计与创意的基本要求,熟悉图形图像绘制与编辑的规范要求和艺术手法,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高级操作技能,能使用主流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图文编辑、图像处理、网页美工、VI设计等设计创意。 |
160 |
3 |
carldraw |
本课程讲解了CorelDraw的各种知识点以及进行平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CorelDraw基础知识、文件操作与页面设计、绘制线条和基本图形、编辑图形、多个对象的组织、色彩填充、轮廓的编辑、制作矢量图效果、输入与编辑文本、编辑和处理位图、输出及打印图像等。 |
160 |
4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包括网页美工设计及网页广告设计两项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网页设计及网页美工设计有基本的了解,掌握网页美工的设计规范及制作方法;并能够设计出一定技术含量的网页或网页广告作品。 |
80 |
5 |
数字视频编辑 |
通过学习premiere软件,学会视频采集、剪辑、转场、特效、字幕设计,音频剪辑及影视合成等影音作品的后期处理技术 |
160 |
七、职业资格证书
要求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毕业生除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外,还应获得平面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和“1+X”证书。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1周一般为28~31学时。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学时。
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学分。军训、社会与企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10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累计总学时约为1学年。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原则上为0.5学年。要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的调整。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专业教学标准中设立的选修课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或自定,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础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 |
32 |
2 |
|
|
|
|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2 |
32 |
|
2 |
|
|
|
|
|
哲学与人生 |
2 |
32 |
|
|
2 |
|
|
|
|
职业道德与法制 |
2 |
32 |
|
|
|
3 |
|
|
|
语文 |
12 |
240 |
3 |
3 |
3 |
3 |
3 |
|
|
数学 |
8 |
160 |
2 |
2 |
2 |
2 |
3 |
|
|
英语 |
8 |
160 |
2 |
2 |
2 |
2 |
2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6 |
108 |
3 |
2 |
|
|
|
|
|
体育与健康 |
10 |
160 |
2 |
2 |
2 |
3 |
3 |
|
|
历史 |
4 |
64 |
2 |
2 |
|
|
|
|
|
普通话 |
4 |
64 |
2 |
1 |
|
|
|
|
|
安全教育 |
5 |
80 |
1 |
1 |
1 |
1 |
1 |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65 |
1066 |
19 |
17 |
12 |
14 |
12 |
|
|
专业技能课 |
美术 |
7 |
126 |
4 |
3 |
|
|
|
|
网络技术 |
8 |
160 |
4 |
4 |
|
|
|
|
|
组装与维护 |
7 |
160 |
2 |
2 |
3 |
|
|
|
|
平面设计 |
15 |
270 |
|
2 |
6 |
4 |
5 |
|
|
Flash |
10 |
180 |
|
|
2 |
4 |
6 |
|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9 |
162 |
|
|
2 |
4 |
5 |
|
|
craldraw |
11 |
252 |
2 |
3 |
6 |
3 |
|
|
|
多媒体技术 |
2 |
80 |
|
|
|
2 |
3 |
|
|
专业课小计 |
|
|
12 |
14 |
19 |
17 |
19 |
|
|
合计 |
|
|
31 |
31 |
31 |
31 |
31 |
|
|
认识实习 |
4 |
60 |
1周 |
1周 |
|
|
|
|
|
综合实训 |
8 |
120 |
|
|
2周 |
2周 |
|
|
|
岗位实习 |
8 |
120 |
|
|
|
|
4周 |
|
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选修课、顶岗实习教学安排,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本专业或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本专业相关工种中级(含)以上职业资格,能够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两个月。
专业带头人应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具有高级职称和高级(含)以上职业资格,熟悉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应具有高级(含)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课外活动、讲座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设施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求至少两个高配置的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和动漫手绘实训室,实训室基本配置如下:50台学生机CPU酷睿双核、至少8G内存、独立显卡,投影、音箱、麦克风及网络,安装相关平面设计、Flash及3DaMAX等相关软件;教师机配有相关多媒体教学软件;动漫手绘须配套绘图板而及相关软件用于动漫原画绘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产业技术发展特点,应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以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反映目前专业技能方向新技术,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学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认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条件;另一类是以社会实践及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专业技能方向综合实践轮岗训练的工作岗位,并能保证有效工作时间,该基地能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和教学大纲,精心编排教学设计并组织、管理教学过程。
(三)教学资源
根据课程设计要求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鼓励与企业专家合作,依据课程的整体设计编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遵循教学资源完整与有效原则,配套课程标准、学习情境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配套数字化教学课件、任务演示和教学等教学资源。学校有各类图书6万册,计算机320台。学校图书室现有专业课书籍200余册,基础课书籍100余册。
(四)教学方法
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要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等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在平面设计领域的综合素养及技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贯彻以升学、就业并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大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集真实的企业项目、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五)学习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对学生的专业考评应体现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既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应涵盖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1.全面客观的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及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是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就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全面客观的进行评价,就必须吸纳来自不同渠道的考核意见。学生多渠道评价表如下所示
2.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任务操作、课后作业、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
3.强调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结合案例分析、实际办公条件下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4.针对中职计算机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点,对于高考技能课可建议取消不必要的“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本位的上机考核系统。
5.考核评价
(1)平时成绩占40%,到课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
(2)考试占60%。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测试。
(六)质量管理
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九、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