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路村小端草沟沟口,沿路而上,不出十分钟,20个整齐排列的草莓大棚便映入眼帘。走进大棚,一道道隆起的泥土田埂上,嫩绿的幼苗正在接受喷灌,袅袅水雾在阳光下升腾,宛如梦境。
同一时间,位于纱帽山的天麻林下种植基地里,技术指导员正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查看天麻蜜环菌菌棒的培育情况,大端草沟的蓝莓谷里,工人们正在忙着搭建大棚,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做准备。
公路村位于白河县城东南角,依江而建,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公路村一直走在挖掘区位优势,突破资源限制,打造特色支柱产业的奋斗之路上。
天麻种出致富路
“公路村属于禁养区,环境保护的高标准要求让产业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2017年我们引进乌红杂交天麻取得成功,几年前,这里都是杂草丛生的荒山,现在地下都是值钱的天麻。而且人们对天麻的药理和保健作用越来越有所认识,所以这是一个有潜力有前景的产业。”望着被“激活”的荒山,公路村支部书记熊坤清内心藏不住的喜悦。
长期以来,公路村始终按照建好一个园区、建成一个育种基地、规范一个加工厂的思路,在天麻领域精耕细作。通过林地流转,一个15000平米(含育种1000平米)的规范化天麻种植园区在纱帽山建成,每年9、10月份,位于小端草沟的天麻加工厂便进入忙时,伴着有节奏的机器轰鸣声,一个个新鲜的天麻经过分拣、清洗、蒸煮、切片、烘干的程序完成蜕变,天麻干或进入商超或进入制药厂,一年创收大约200万元。从人工授粉、育种、培菌到成麻加工、产品销售,公路村走出了天麻全产业链条式发展之路。
走向“莓”好生活
今年5月份,公路村瞅准草莓好管护、易成活、效益高的特点,流转19亩土地,新建20个大棚,抢抓时节,完成了草莓苗的栽种。
据悉,此次栽种专门聘请专业的草莓栽培人员现场指导,共栽种4万余棵草莓苗,涉及“红颜”和“红玉”两个品种,浇灌采取智能化喷灌和滴灌系统结合作业的方式,最大限度保证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样按照“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建成的“种、储、销”一体化蓝莓谷距离草莓园直线距离不超500米,年产果3000多斤,平均年收益20余万元,为了扩大种植规模,8个大棚即将搭建而起。
当被问及为何走上草莓、蓝莓产业发展之路时,公路村支部副书记纪昌华说:“以前,县城的居民摘草莓至少得驱车四五十分钟,公路村是城边村,几分钟就能让县城的朋友体验到采摘乐趣。而且,我们在采摘园附近,打造了农家乐和民宿,预计10月就能开业,发展农旅康养产业是我们的方向。”
紧抓地理资源优势,公路村用活“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企业的经济、技术、市场优势,解决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经济技术和经验不足等问题,以“精、特、活”的宗旨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通过土体流转、带动就业、利润分红将实实在在的利益送到群众手中。
凭借时代的东风,公路村将进一步借助汉江过境优势,规范打造滨水休闲娱乐和汉江奇石一条街,延伸美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做大农旅产业,在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