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一座里程碑

时间:2023-02-10 11:09作者:汪海玉来源:县文联

年夜饭


空荡荡的村子,被腊月的年货填满。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万家灯火,绘画出千里之外一颗耀眼的星辰。
火车、汽车、飞机……总有回的方式,过年像游子的一座里程碑。在外闯荡的游子,故乡就像歇脚的驿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桌年夜饭,紧赶慢赶,一年到头所有日子,仿佛都压缩进大年三十的晚上,总有说不完的话。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对着大山、稻田、阡陌,爆竹声里亲人漂泊的步伐,在一瞬间,伫立成春天的灯塔。
凌晨,鞭炮声声催促着春天的脚步,繁华落尽,就像春风里踏上离乡的归途背影。


除夕守岁


年兽会不会来。这个留守村庄的孩子,反反复复问着父亲。
孩子期盼年兽的样子;父亲害怕年兽的样子。
人过中年,年兽是一年的收入与支出,是背井离乡的里程刻度,更是亲情、友情、爱情的综合焦虑症。
孩子的父亲低头不语,抚摸着孩子的额头,告诉孩子,鬓角的银发就是年兽来时留下的样子。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
孩子的想象里,年兽是一种卡通,或是变形金刚。这些其实都不是,年兽是留守儿童父母亲回乡的一张车票,那我们一起守候着。


大年初一


陕南一碗饺子,水诉说着我们的根源,调料诉说酸甜苦辣的文明史诗。
我们的祖先早已在我们的故乡烙上祖籍的印迹,用我们的姓氏、祖籍等来命名故乡的山水。
故乡,大年初一拜年席间,不谈祖籍,不谈故乡,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逃离故乡的具体日期。
过了大年初一,老屋,守护着祖先留给我们最后关于祖籍的记忆。
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从此我们有了漂泊的远方,而故乡的地址,便成为我们过年回家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