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一走进马庄村三组,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稻子青香味儿,放眼望去,一块块标准的方格田里稻子绿油油的,长势甚是喜人。
自去年夏秋,马庄村就选择三组这个地方,因水资源丰富,就规划实施将集中连片、适宜规模化耕作的60亩地块优先纳入改造水田计划,使过去高低不平、分散不齐甚至撂荒弃耕的零星旱地变成“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的连片水田,从“硬件”基础上实现了“藏粮于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的。
“以前,这是20户的承包地,育苗圃,种蔬菜,乌七八杂啥都有,就是没啥效益,有的干脆啥都不种。为端稳我们自己的饭碗,形成我村的产业品牌,村两委决定通过集体流转经营的方式,规模连片种植水稻,大多农户都很支持这个项目,旱改工程也进展得顺利,我们有信心把这块‘试验田’做成富有特色的村集体农业示范园!”站在绿油油的稻田边,村支书杜大华信心满满的说到。
现在每到傍晚时分,就有本村和邻村的人们来这里观赏稻田风景。走在平坦的田埂上,看微风下稻田“碧波荡漾”,纳凉游玩、拍照打卡,这里俨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下一步,马庄村将规划在稻田里养鱼,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使土地产出效益明显提高。同时带动延伸了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稻鱼共生等“水上”产业链,让小山村变成“鱼米乡”。绘就一幅看得见美景、望得见乡愁、富得了“口袋”的和谐绿美画卷。
【责任编辑:何 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