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为深化省委“三个年”活动和县委“四比四创”主题实践活动部署,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强化干部职工日常监督管理,白河县巩固衔接办(乡村振兴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效能落实、责任落实、作风落实”,创新实施《深化“四比四创”、强化“三个落实”若干运行管理制度》,坚持党建引领、科学管理,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全面提升机关工作质效。
强化效能落实,开创机关工作“新局面”。健全“领导联镇 干部包村、定期工作例会、常态督帮”工作制度,以2023年省级重点帮扶“一镇八村”和县级乡村振兴示范“一镇十村”为载体,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挖掘乡村振兴示范典型,聚力打造模范机关。实行“领导联镇 干部包村”制度,坚持“一盘棋”统筹推进,变“个别干”到“一起干”,变“盲目干”为“重点干”,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实行“定期工作例会”制度,整合“3+5”工作专班力量,同商量、共决议、凝共识,打通工作“堵点”,消除工作“痛点”,解决工作“难点”,协调推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项目库建设、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行“常态化督帮监测”制度,完善常态化调度机制,各工作组各尽其职,通力协作,采用拟定方案、重点督导、分析研判、定期回访、集中整治模式,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开展日常督帮、季度督帮、集中督帮、重点督帮,将“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清单”,形成首尾衔接、环环相扣的督帮监测帮扶“闭环。
强化责任落实,开辟比学赶超“新赛道”。聚焦“守底线、促振兴”主线,用好区域定点帮扶和“组团式”帮扶力量,持续推动省级重点帮扶镇村稳岗就业、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重点工作任务。实施重点工作清单管理制度,综合协调组建立任务清单,夯实各级责任,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突出日常调度,督导考核组强化督查督办,建立抓落实“红黑榜”,季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年度综合考核奖惩制度,健全考核体系,强化职责担当,依据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综合考虑干部测评、工作实绩、创新创优、考核赋分、加班出勤等因素进行季度监测、半年评估、年终考核,考核结果与后备干部推荐、评优树模、年终奖金分配等挂钩。实施工作落实末位追究制度,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对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到位、成效显著的,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激励,对工作中履职不力、重点工作滞后的,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 情形严重的,报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依纪依规处置。
强化作风落实,激活争先创优“新引擎”。该办(局)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坚持目标导向,有的放矢,坚持主责业务与作风建设同抓并举,持续推进“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走深走实,以作风建设激发干事创业动能。实施学习培训目标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外出观摩、座谈交流、业务测试,不断强化干部政治素养,建立领导干部“一对一”帮带机制,拓宽干部工作视野,提升干部履职能力,确保干部学习“不掉线”,工作“不掉队”。实施干部出勤全勤考核制度,定期抽查出勤管理、请假审批,严格落实考勤奖惩、工作调休,坚持“实事求是、全面评定”考核要求,综合考评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实行年终奖金“差异化分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注重反向倒逼,整治干部庸懒怠政。实施创优创先目标考评制度,深化县委“四比四创”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三苦”精神,调动全体干部以争创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进入全县优秀等次、“四比四创”先进单位、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单项奖励等为目标,广泛开展业务大比拼、岗位大练兵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各类先进个人、积极推荐后备干部人选。引导广大干部立足岗位改作风、提素质、创佳绩、优服务、争先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工作落实、效能落实。
【责任编辑:何 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