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7月西营镇党委、政府换届以来,新一届党委政府紧扣统筹城乡发展主题,抢抓陕南避险移民搬迁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集中整合社会各类资金,坚持以县城的标准建设集镇,以社区的标准建设农村,建成了一个白河西部的门户重镇。
科学规划,描绘发展远景
2011年8月,政府特聘陕西省建业城乡规划设计中心,他们尊重地域、历史和人文,充分考虑集镇、社区基础设施功能和产业支撑的需要,绘制出一纵两横、一镇三区的建设格局。规划建设以政府所在地中心文化休闲广场和能与县城媲美的万人集镇;根据地域格局、人居分布规划建设蔓营、栗园、朱家河三个宜居社区;凭借南大门十天高速出口的地域优势,开发建设以中药材加工为起点的工业基地;倚仗具有产业支撑的集镇以北,建设以百亩荷塘、葡萄长廊、荷香稻米为特色的现代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环境优美、设施便利、乡风文明的宜居宜业社区。
奖补引领,整合资金办大事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以来,西营镇认真做好项目规划,积极争取道路硬化、集镇社区美化、亮化和交通、农业、水利等项目,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筹资筹劳。三年来累计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百余万元。修建、扩充通村水泥示范公路62公里,修通西营、小双连镇公路,修建联户路 30公里,人畜饮水 3 处,建设蔓营社区广场、花园,安装路灯、景观灯,完成集镇管网入地、污水处理、街道硬化、美化、亮化工程。
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的引领和交通、水利、农业项目资金的捆绑使用,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达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进和撬动了企业、个体老板、务工返乡能人在西营投资兴业。他们开山平场、修河堤、架桥梁、建小区。几年间,征地百余亩,修建防洪河堤2300米,架设跨河大桥4座,新建住宅高楼112幢,商铺2100平方米,商品住房1200余套,兴建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天逸、云逸住宅小区。如今,琳琅商铺、休闲步道、广场、白玉栏杆、街道桂香、河边垂柳秀美、靓丽、夺目。
壮工活商,让农民搬得来、稳得住
广栽梧桐树,招来金凤凰。三年来,党委政府始终把陕南避险移民搬迁作为统筹划城乡发展的第一抓手,动员鼓励山上和周边乡镇群众到社区、进集镇安家,由农民变居民。600多户群众从四面八方搬迁到集镇、社区,集镇人口从4000猛增到7000。
为了搬下来的群众稳得住,党委政府集全镇之力、全民之智,大力实施“筑巢引凤”战略,积极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南下、北上招商引资,引进白河县康泰鑫制衣有限公司在蔓营社区建成劳动密集型的康泰鑫制衣厂,并建成投产;引进西安自力制药有限公司在十天高速路口建设的能够解决200余劳动力就业的中药材深加工生产线;引进江浙、京沪等地客商来西营投资经商、办超市。商业的繁荣和工业的兴起,让搬下来的群众有班上,有收入,实现了由居民变市民,过上了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