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交运局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包联帮促”活动,深入推进“三联共建”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了领导联点谋发展,支部联建强组织,党员联帮惠民生目标,促进了党群干群之间血肉联系,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领导联点谋发展
局党委高度重视开展“三联共建”活动,主要领导亲自带领班子成员和全体机关干部多次深入到包建村迎新村开展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先后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座谈会和群众大会,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问题和建议,全面了解和掌握了该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党员干部情况和社会现状,科学指导产业发展、慰问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有重点、有计划地集中人力、物力优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该村制定了详细的“三联共建”活动工作方案和“迎新社区”三年综合开发的长远发展规划。即:以庙山寨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打造生态秀美的店子沟;以马家沟土地整理为重点,积极发展设施蔬菜和林下养鸡;以木瓜示范园建设为重点,加快山林经济发展步伐;以店子沟主干道路恢复改造为重点,打造“畅、洁、绿、美、安、舒”的交通环境。通过3年的奋斗,努力把迎新村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淳朴、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支部联建强组织
在支部联建中,局机关支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以帮助迎新村支部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通过“传思想、带作风、帮解困、办实事、谋发展”,积极从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不断拓展联建内容,巩固深化联建成果。局机关支部从强化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入手,把健全阵地、配齐设施、规范制度、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改进作风作为工作重点,结合实际,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城乡互动、支部对接、资源共享”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自2012年交通局包建迎新村以来,该局克服资金、人力、物力等困难,引进庙山寨道教旅游开发招商引资项目一个、建标准化木瓜园100亩、新建庙山寨旅游公路4.2公里、村道硬化4.6公里、东沟1公里通村路和2公里示范路硬化、修建联户路8000余米、建便民桥3座、通车桥1座、协调水利部门新建防洪堤300余米、协调林业部门在全村公路两路旁栽植行道树6000余株、新建两委一中心活动阵地,建筑面积343平方米和标准化公厕一座,硬化活动场地1746平方米,并配齐办公设备,有效改善了该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极大发挥了支部联建的作用,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党员联帮惠民生
在“包联帮促”活动中,局机关党支部把党员联帮与先进性承诺紧密结合,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公开作出帮扶承诺,局机关和运管所32名党员干部,每人联系12户,共帮扶429户,重点与迎新村32户困难群众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目前,共捐献资金及物资2万余元。局长董焕印为贫困子女捐资5000元,帮助其完成大学学业;迎新村五组特困户熊顺华,伤残无劳动能力,妻子失踪,其子在北京打工,其女在上大学,家庭无经济收入来源,局党委书记谢建华主动协调申请县工会、妇联会、团县委给予该特困户子女大学救助,协调工伤事故方赔偿损失20余万元;这些善举和点滴做法,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联户干部带着帮扶资金、带着感情、带着问题,主动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在认真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农村各项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同时,全面了解掌握联系户家庭情况,按照“一户一表”要求建立了《民情信息档案》、张贴干部联户公示牌、发放干部民情联系卡,逐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准确定位帮扶角色,当好收集民情的通讯员、村级发展的指导员、惠农政策的宣传员、群众办事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处员,做到指导不领导,帮扶不搀扶,放手不放任,真正使“三联共建”成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切实惠及民生,促进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