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和强化部门管理责任为主线,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为导向,以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逐步建立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和财政预算单位、涵盖财政运行全过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财政监督体系,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监督工作。一是加强财政收入监督。围绕增长县级财政收入,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征管质量的日常监督,积极开展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努力实现各项税收应收尽收,非税收入按时足额入库,确保财政收入真实完整。重点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督,主要对非税收入征收政策依据、资金收缴及入库情况、银行账户管理情况、票据购领、使用、保管、销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有无违反财政预算管理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行为。二是加强财政支出监督。按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加强对部门预算支出、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政府投资预算支出、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监督,通过对资金申请、审批、支付、使用的全过程监控,制止挪用浪费国家财政资金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党和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重点加强对专项支出的监督,主要对专项支出项目立项、预算编制、资金的分配和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项目资金使用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存在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有无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擅自扩大专项支出范围,有无资金损失浪费等问题。三是加强会计监督。以规范会计秩序、服务宏观管理、维护公众利益为目标,加强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进行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切实维护财经秩序。重点加强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务经费支出的监督检查,围绕收入收益的完整性、成本费用的真实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涉税项目的合法性等主线开展监督检查,查证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合法,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完整,是否私设“小金库”,是否存在会计造假行为,“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四是加强资产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基础管理、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收入进行监督,重点检查预算单位是否按规定配置和取得固定资产,是否建立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实物是否账实相符,是否按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等。五是加强财政绩效监督。以部门预算项目、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项目为监督重点,将绩效理念和监督融入到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快建立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机制,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加强对财政项目支出的绩效监督,主要检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情况、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六是加强镇村财务监督。以贯彻落实财政“三农”政策为目标,以强化资金监管为核心,加强对镇村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惠农资金发放等情况的监督。重点检查镇村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到位情况、镇村财务管理情况、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情况等。七是加强内部控制监督。以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廉政风险为目的,重点检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执行到位,内部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职责分工是否明确,业务流程是否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