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为切实稳步推进公益林界定及补偿兑付工作,城关镇结合全镇实际情况,突出抓好组织领导、宣传培训、监督巡查,确保公益林界定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一是抓组织领导,突出大局意识。该镇国家级公益林涉及10个村,任务重,涉及面广。为确保此项工作扎实开展,该镇高度重视,实行“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抽调镇联村干部组成工作组,实行分片包村制度;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明确了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公益林界定进展信息报送及辖区电子档案、生态效益基金兑现的申请上报工作等。通过合理分工,明确了职责,也提高了思想认识,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抓好此次公益林调查及登记工作,将为落实国家补偿兑付及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抓宣传培训,突出责任意识。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发放宣传单、走访入户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暂行)》、《关于白河县国家级公益林界定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做到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各村要在国家级公益林分布区的主要路口、显著位置设置宣传牌,采用图示法分布各管护责任区范围、面积、管护责任主体等内容,提高全镇群众对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邀请县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对工作组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掌握界定程序及登记、制表注意事项,提高了干部的业务水平。
三是抓监督巡查,突出成效意识。逐级落实管护责任和专职管理人员,加大日常巡山和检查力度;成立镇公益林界定工作督查组,在实行“每天一汇报、每周一调度”的基础上,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加强督查和指导,通过实行“5+2”和“白+黑”工作法,确保了该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为防止林权纠纷及已经签订合同的农户对林木蓄意破坏等情况的发生,该镇将加大矛盾排查力度,一旦发现矛盾苗头,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公益林界定任务高质量完成。(张丽娟)
麻虎镇:为了进一步做好国家级公益林区界定,尽快落实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体系。麻虎镇党委明确强化在界定过程中各责任人的管理责任。严格规范界定程序,界定人员必须亲自入户了解,到山头地块现场核实情况,认真填写《白河县国家级公益林现场界定书》,进行张榜公示。严格严执行财政兑付标准,禁止层层划拨和代签代领现象出现。
该镇公益林面积总计34073亩,主要涉及康银、南沟、金银三村。(汤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