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委组织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做到立行立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调研谋划整改,提高解决突出问题的针对性。部领导班子通过采取上门走访、座谈会、个别谈话、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带头深入各镇、各部门党(工)委、村(社区)、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一线进行广泛征求意见,经收集整理归类后,再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查摆出来的问题,拟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调研课题,重点围绕选准用好管严干部、改进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推进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等10余个调研专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开展调研、共同攻关。目前,已形成专项调研报告3份。
专项治理集中整改,解决基层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分门别类,建立台账专项整改。比如:基层反映“村干部待遇待遇太低,要解决村干部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的问题,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从2014年起,将村主要干部报酬提高到2013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一肩挑”的达到2.5倍,离任荣誉金标准由担任村主要干部工作年限每任满一年25元提高到每年50元;针对反映考核指标多,不容易考实、考准的问题,及时调整考核导向,坚持“少、精、准”的原则,优化指标设置,取消创建达标、常规性工作等5项导向不明显、非全局性重点指标,做到“精简瘦身”考核;针对基层党员干部反映培训少的问题,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送教下乡,广泛开展基层党员干部暨新型农民大培训行动,目前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村社区居民5000余人次,等等。通过开展专项集中整改,有效促进了工作的落实,对基层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给予了回应。
建章立制持续整改,不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在认真贯彻落实组工干部“十严禁”等各项纪律的基础上,始终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改进全体组工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按照简便、实在、管用的原则,对部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集中清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白河县委组织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倒查制、效能投诉制和效能考评制等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运转有序。同时,将各股室职能和工作内容公开公示,方便干部、党员、人才和群众办事及监督,积极推行“三牌一日记”(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佩戴胸牌、摆放座牌、公示当日去向牌、记工作日记)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工作监督制度,在部内形成以制度规范行为,凭制度激励行为,靠制度约束行为,实现了“制度管人”、“以制立部”的目标,真正把组织部打造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