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桃产业 助农增收致富

时间:2014-07-30 08:42作者:潘登云来源:本站原创
    大双核桃产业园位于我县冷水镇三院村,全村现有人口1150人,土地面积3089亩,林业用地5422亩,近年来,随着陕南移民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全村人口大量外出,大量土地撂荒,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全民创业”和“发展山林经济”的号召,1998年在三院村黄姜种植上掘到第一桶金的周汉胜,通过认真调查和外出考察,决定回村流转土地种植核桃,发展林下种植,产业园规划栽植核桃3000亩,核桃林下种植油用牡丹1000亩,种植红薯2000亩,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于2013年组建核桃专业合作社,在核桃建园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研判,坚定发展核桃产业信心。一是核桃树龄长、丰产期长,3年就进入初果期、5年就进入丰产期,且核桃耐储存、运输方便,目前核桃市场价格达20多元一斤,栽植10万株核桃,就算每棵核桃树收10斤商品核桃,每斤卖10元钱,到盛产期每年可收入1000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二是冷水镇三院村自然面积大,土地面积3089亩,林业用地5422亩,条件好。而且,近年来,随着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及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使本村土地大面积撂荒,为大规模土地流转栽植核桃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县上提出循环发展、全民创业、山林经济等,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诸多的优惠政策。为此合作社瞅准核桃项目,在山上做文章,利用这些撂荒地建早实丰产核桃示范园3000亩,既实现了经济效益,又达到了生态效益。
    二、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核桃示范园。2013年3月,周汉胜开始流转土地1000亩,请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实地进行高起点规划和技术指导,做到一次规划到位,分步实施,又从建筑工地调来20多名工人,利用两台挖掘机整地挖坑,半个月时间就高标准整地栽植核桃1000亩,全年高标准、栽植核桃2500亩。为了确保苗木成活、成长、管护,购买了6台水泵,7000多米水管,从沟底引水到山顶,解决核桃园灌溉问题;购买48.5吨美国二胺用于核桃园施肥;修建长5000米、宽4米道路直接通向核桃园,解决了通行问题;2014年7月县林业局多方筹措资金从洛南购买核桃专用肥30吨,用于核桃园管理,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180多万元。
    三、依靠科技,加强核桃园管理。为了建立高产、高效核桃产业示范园,积极参加市、县、镇组织的各类核桃产业技术培训,并自费到宝鸡、杨凌等地实地考察学习核桃栽植和管理技术。在本村组建了一支专业施工队,严格按照核桃栽植管理技术标准,抓好核桃园后期的肥水管理、修剪定型、清园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核桃产业建设水平。2013年9月、12月,国家场圃总站站长、省林业厅副厅长,以及2014年5月国家退耕办巡视员和市县有关领导深入园区进行检查指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合理布局,创新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探索林药间作、林粮间作的立体开发模式,开辟 “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绿色发展之路。2013年9月,在县林业局的组织下,合作社成员先后到安徽亳州和山东菏泽学习油用牡丹种植技术。据考察,油用牡丹全身都是宝,牡丹籽可以加工成食用油,牡丹根可加工成药材,牡丹花可制成花茶。牡丹生长期可达60年,盛产期最少也是30年。一亩牡丹按产籽500斤,每斤10元计算,每亩产值5000元,3000亩牡丹产值达1500万元,牡丹根种植后5年采挖按每亩产量1500斤,每斤20元计算,产值3万元,每亩每年收入6000元。种植牡丹市场风险小,籽价格高卖籽,根价格高卖根。于是决定在在核桃园内种植油用牡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业局的支持下,在核桃园下套种牡丹1000亩,栽植牡丹苗木250万株。
    下一步他本人将全力以赴的抓好核桃园区建设:一是完成剩余的500亩核桃建园,达到建园3000亩目标。二是在核桃林下种红薯2000亩,加工红薯粉条;边育苗边发展油用牡丹,达到林下种植3000亩;适当发展林下养殖,引进对路的林副产品加工项目。三是完成园区道路两边木瓜树栽植,铺设灌溉管道7000米,新增抽水泵6台。四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核桃园区管理生产专业化队伍,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生产管理。 3000亩核桃园建成后,争取在5年后见到效益,到时候每棵核桃树平均产10斤核桃,10万株核桃树预计产量能达到100万斤,产值达1200万元,1000亩牡丹建成后,每年产牡丹籽50万斤,每斤按10元,产值达500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1.5万元,通过合作社带动进一步优化了我县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全面带动了我县林业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