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白河农业发展中的新力军

时间:2014-08-07 00:00作者:严威来源:本站原创

在白河,有这样一批人,放弃了都市高额的报酬,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有这样一批人,放弃了城市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块贫瘠广薄的土地上奋力拼搏,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有着让家乡更加富裕、农民过上好日子的简单信念,他们就是白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新生队伍--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为解决农村土地空闲、现代农业发展滞缓问题,积极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用科学的技术和理念引领农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大批本地商人和外出务工能人返乡投资创业,以工哺农,以工促农。部分成型的企业、外出务工能人及大学生、退伍军人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农业生产,大量资金涌入农村,实施土地流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打破传统农业瓶颈,一座座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种植基地、养殖场等崛地而起。刘和兴,当地知名企业家,投资5000余万元,流转土地6000余亩,创建白河县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常年聘用农民工200余人,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拉动了周围区域经济发展。熊本峰、黄秀丽夫妇,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回乡兴办秦风养殖场,建设养猪标准圈舍4800平方米,各类配套建筑400余平方米,年饲养生猪达3000余头。

“农民很辛苦,但如今这职业农民让我对创业充满信心。今年,农业局在我这儿组织了一场魔芋技术培训,从种芋调运、保存到科学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一讲解,现场给工人做示范,我们是真的学到了知识”,说起这些,正达农场经营者李正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为加快农民职业化进程,提升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让他们成为真正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一方面组建领导机构,制定科学方案,建立“政府预算、部门争取、企业配套、个人适当负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就土地流转、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优先倾斜,逐步健全扶持政策体系,优化培育环境,全方位、多层次服务职业农民工作;另一方面由农业部门牵头,各涉农部门联动,县职教中心、农技中心具体负责实施,依托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等培训主阵地,发挥现代信息科技作用,邀请市、县中级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授课老师,结合农时节令,围绕绿色农业、特色养殖等主导产业,深入到十二个镇和产业重点村,开展了方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一系列教育培训工作,举办了技术培训班,积极助推了我县职业农民队伍茁壮成长。

据了解,目前该县已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带头人、农村专业技术服务及一线生产能人120名,其中认定共1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