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创新“三包、四扶、五保障”扶贫模式

时间:2014-08-14 08:48作者:何云钧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我县按照“统一部署,分批实施”的方式,探索“三包、四扶、五保障”工作模式,即建立县级领导包村、部门包组、干部包户的“三包”机制;落实扶持贫困村脱贫的能力提升、产业发展、设施配套、环境改善“四扶”举措;开展实现贫困户脱贫的住房、增收、教育、医疗、养老“五保障”工作,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建立“三包”工作机制。为扎实推进扶贫工作,把全县79个贫困村分为两期进行帮扶,每期三年。首期落实33个县级领导包抓30个村、100个部门包建216个组,4000名干部包扶5000户,建立完善“三包”帮扶机制,每个贫困村组建一支以县级领导为队长,包建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队长,镇联村领导为责任队长,各联户干部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队,组织实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确保一村派驻一个工作组,一村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一村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户制定一个帮扶措施,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名帮扶人员。

二是实施村级脱贫“四扶”举措。重点扶持村级班子能力提升,选拔一批思想进步、乐于奉献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带动贫困群众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根据贫困村实际,选定产业发展方向,实行“一村一品” 将小额贴息信贷、扶贫互助资金、产业直补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扶持贫困村主导产业建设。积极捆绑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扶持解决贫困村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通信等问题。抓好贫困村人居环境治理,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进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建设,扶持贫困村打造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

三是开展贫困户脱贫“五保障”工作。为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友所养。在住房保障方面,实行移民搬迁、危房改造、传统民居修复、交钥匙工程和五保集中供养相结合,确保贫困户住有其屋。在增收保障方面,通过发展劳务经济,提供创业贴息贷款、就近就业或者发展产业;增设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在教育保障方面,对贫困家庭学生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按照相应的学费免除、生活费补贴、奖学金和结对帮扶等助学制度,给予有效资助,保障其完成学业。在医疗保障方面,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贫困人口参合率,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大病救助制度,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在养老保障方面,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与政策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积极探索社会养老机制,落实最低收入保障、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持政策,确保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