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办好喜得爱孙答谢宴,明儿先得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登记备案。”冷水镇花湾村的老张欣喜之余,仍不忘食品安全。
“设宴先备案”,这一在大都市都难以执行的条例,为何被“乡下人”认同接受?
这源自于冷水镇药品食品监督管理所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该所成立以来,他们始终战斗在食品药品排查第一线,以最严格的监管,最贴心的服务,当好群众舌尖安全的守护者。
“心贴心”服务
7点50分,镇食药监所的工作人员如期来到村活动室,每个周二风雨无阻。受理许可资料,代办许可证,接受群众的投诉举报、政策咨询,到现场核查……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又拉开了序幕。“购买食品要看保质期,通过‘看、闻、尝、听、问’可鉴别地沟油,大小餐厅都必须严格执行《厨房卫生管理制度》……”杨才富又开始讲课了。除了担任川共村村支书,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食药安全重于泰山,这顶“官帽子”在杨支书心里可是莫大的荣耀。此刻,全镇16个村的村活动室都上演着近乎相同的一幕。每一个“周二集中办公日”,他们把优质的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用自己的辛劳换来百姓的笑靥。
“宁可自己麻烦百次,也不让群众多跑一步冤枉路”,是冷水镇食药监所的服务承诺,也是他们的工作亮点。通过公示办事流程及监督电话,将履行的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制作成简单明了的图文张贴上墙,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方便群众办理审批事宜。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句稍后谅解、一流高效服务、一声走好相送,温馨服务使办事群众分外舒心。
“实打实”帮扶
“多亏你们帮我办理了《食品流通许可证》,联系了配货渠道,生计问题有了着落,我的苦日子总算到头了。”兴隆村的残疾人皮长喜热泪盈眶地说。今年六月,皮长喜因腿脚不便,在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采购货物时,屡遭困难。食药监所的工作人员得知后,主动帮其填写了申报材料,向县局递交了困难残疾人减免办证工本费的申请,并帮其联系好批发商送货上门,这一系列雪中送炭的举措赢得群众的交口称赞。
今年五月,村民老李反映,一外地人员,为其看病把脉,三副中药花了600元,觉得蹊跷,遂向镇所执法人员寻求帮助。经过数小时的追踪,帮老李及村民追回资金1600余元。经严格检查,此人无《药品经营许可证》,且购进的药品来源不明,执法人员立即依照相关规定对该药品进行查封扣押,并报县局批准后立案查处。借此机会,执法人员就安全用药基本常识在各村进行了巡回宣讲。老百姓不禁感慨:“以后再有头痛脑热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既安全又放心,还能通过合疗报销药费!”
“严上严”监管
食品药品安全是关乎百姓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临近开学之际,镇所执法人员再次异常忙碌。他们要对辖区学校、幼托机构的食堂食品安全进行“地毯式”排查,是否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清洗消毒是否到位,“食品留样”制度是否执行……样样逐一核实。若发现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便立即与相关校长和食堂负责人约谈,责令其立即整改。
2014年以来,该所积极开展 “四小四农”、“ 百日专项行动”、药械五整治等专项整治,对农村家宴、流动餐车监督,做到报备转办、有店必管,督促从业人员规范经营。一次“四小四农”专项整治中,查出瓦屋村村民尹美忠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镇所依法报县局后立案查处。有村干部替他求情:小本经营,又是初犯,能不能免于处罚?执法人员严词拒绝,对村干部和尹美忠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并帮尹美忠办理了经营许可证。如今,老百姓吃的放心了,小店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食药监督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冷水镇食药监人将继续把群众当做亲人看,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绘就百姓更加期待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