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联十户,你有困难我服务

----城关集贸市场党支部工作见闻

时间:2015-01-15 00:00作者:谭先见来源:本站原创

城关镇集贸市场现有个体工商户69户、从业人员100余人,主要承担城区3万余人居民的粮油蔬菜供给保障任务。为加强对集贸市场个体户工商户党员的监督管理、规范集贸市场经营行为、保障食品消费安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发挥党员在依法经营、服务群众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城关集贸市场于20145月组建了党支部,支部现有党员6名,隶属县工商局党委管理。城关集贸市场党支部成立以来,着眼于发挥好“两个作用”,以局党委“234”非公党建工作模式为引领,从支部规范化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找准活动载体和发挥党员作用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为一个政治上靠得住、群众信得过、工作上有作为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一是支部建设规范。为便于支部开展工作和党员学习教育,在集贸市场内设立了支部办公活动场所,配备了办公服务设施,制作了标志、制度牌和党旗,活动阵地建设上达到了“六有标准”。认真落实党组织“三会一课”、议事规则、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先进性承诺等规章制度,健全了“三册两簿一卡”,支部工作开展规范化,组织生活常态化。

二是党员管理有效。针对集贸市场内个体户工商户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采取不改变流动党员隶属关系,实行村(社区)党支部和集贸市场党支部双重管理模式,推行“双承诺双公示”制度。即个体户工商户党员既要在所在村(社区)党支部围绕产业建设、遵纪守法、脱贫致富等方面内容进行承诺,又要结合集贸市场经营特点、履行主体责任、诚信守法经营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内容对集贸市场党支部做出承诺,承诺内容在经营场所和党支部办公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组织监督。

三是活动载体丰富。为调动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工商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党建工作与工商业务工作互促共进。按照局党委安排,深入开展“三亮三创三提升活动”即党员经营户亮主体资格、亮党员身份、亮经营承诺,在党员经营户中开展创建“党员经营示范户”、个体私营企业中开展“诚信企业”、“诚信个体工商户”创建活动,达到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提升非公经济组织诚信自律水平;提升党员干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培育商标品牌等重点工作开展了“四上门”服务活动,即送学上门、送信息上门、送服务上门和解决问题上门,使党的政策、致富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个体工商户心中,证照代办、品牌培育等服务送到个体工商户手中。

四是作用发挥明显。集贸市场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和集贸市场经营现状,创新开展“一名党员联十户,你有困难我服务”的主题实践活动,实行支部每名党员包联10户个体工商户制度,要求支部党员在包联工作中要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扶贫帮困引领员、双创工作鼓动员、争做雷锋式的好党员。活动开展中,党员经营者结合自身能力,从带头规范经营行为、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帮扶发展等点滴小事上做起、积极为包联户办实事、办好事,涌现了一批典型事迹。支部委员缪德燕在脱贫致富后不忘乡亲,带领兄妹创办“琪雅美容会所”,吸纳了13名下岗职工就业,对家乡5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资助200元,直到大学毕业,帮助贫困生圆就学梦;20147月支部书记谭先见了解到集贸市场内个体工商户张绪兵经营的肉糕产销两旺、地域特色鲜明,深受消费者青睐而未注册商标的情况后,上门为其讲解商标法律法规和注册商标的作用,帮助商标起名、联系注册商标代理机构,成功为其注册了“白熙河”牌肉糕商标,坚定了经营者走品牌发展的信心。201410月针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市场内大多数经营者文化素质低、不会用电脑填写年报的实际,他指导协助集贸市场内个体工商户填写年报服务20户次,协助外来经营者租赁摊位和办理证照10余户次;支部委员罗德武处事公道、为人正直,威信高,对集贸市场内经营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消费者发生纠纷和争执后,他生意再忙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主持公道,平息矛盾,甘当“和事佬”,一年来调处矛盾纠纷80余次。20148月党员周方成得知本县中厂镇顺利村下岗职工张友国想在集贸市场内开一凉皮店,租赁不到摊位而着急上火时,热心帮助张友国租赁到摊位、办理了证照,使其凉皮店顺利开张营业。支部其他党员全力支持双创工作,带头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帮助新入场经营者租赁房屋、协调摊位、为流动菜农寄存菜篮子、帮助集贸市场内残疾个体工商户接送孩子上下学,在生产经营中他们拾金不昧,互帮互助等学雷锋做好事100余次,他们以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己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让党旗在集贸市场内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