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改局以人民满意为标尺谋划年度工作

时间:2015-03-05 00:00作者:张菲菲来源:本站原创

在刚刚闭幕的白河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与会代表的公开投票表决,县发改局获得“人民满意单位”称号,这个光荣的称号,凝聚了县发改局全体干部的辛劳和热情。2014年,县发改局按照全县总体工作部署,最大限度发挥好发改部门统筹协调职能,认真履行好“参谋部”、“项目部”“协调部”功能,谋划重大政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制定全县经济发展计划,以服务民生,发展经济为主线,组织有关部门策划生成全县重点项目库,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协调全县各部门开展好南水北调、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川陕革命老区规划前期工作,切实办好了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谋划推进便民服务,争创优质服务,举办首批“公民代表进机关”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和群众的联系,着力办好了群众最急需最欢迎最实惠的各项实事好事。

2015年新春伊始,县发改局以荣获“人民满意单位”为契机,以人民满意为标尺,结合部门职能,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抢抓新机遇,精心谋划全年重点工作,就全面开创发改工作新局面作出谋划部署。

一是全面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全县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确保按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完成任务。开展好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做好24个前期课题调研。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改善民生等领域,策划包装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带动作用强、惠及群众广的重大项目,形成我县“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全县十三五总体规划。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点项目布局和实现规划目标任务的主要保障措施等。同时突出城乡统筹、产业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重点,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切实增强县域规划的统筹性和指导性,发挥好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是着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面对我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认真分析经济运行趋势,密切关注全县经济运行的新特征,科学制定年度经济发展指标。针对经济运行难点、重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切实加强与经贸、统计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收集有关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完成情况的月份数据、信息和工作动态,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机制。坚持经济运行季度分析、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等,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牵头完成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的研究论证。

三是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稳定投资、引领投向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围绕全年工作重点,精心谋划和建立重点项目库,争取我县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纳入国家、省、市重点项目范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00个,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以上。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全年编制重点项目前期文本200个以上,抓好20个以上重大前期项目。同时,抓住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等机遇,主动作为、积极争取,确保成功包装、申报、落地一批大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实现年度计划目标,加快推动县城防洪保安工程主体竣工,确保完成316国道过境段改线、冷水110KV输变电站及白界路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支持神达公司建成汽车展销服务中心和新型环卫总装生产线,推动百线影院、“沁园”木瓜加工,年产4万吨食用油生产线、年产1万吨中药饮片项目、年产1800吨杏鲍菇生产线、大理石开采及加工等项目建成运营,力促汉江白河电站实施围堰截流和整体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是大力促进惠民利民事业发展。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辟就业岗位,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加强对困难群众的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子女入学、就业等帮扶。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的争资立项工作,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避灾扶贫搬迁安置、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完成白河高中体育场、教师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县城第二水源工程建设,争取完成取水井二座、水厂一座、输配水管网及辅助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县医院住院楼、妇幼保健院住院楼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加强城镇养老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扎实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社会稳定、核心价值观培育等各项工作,营造人民满意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