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2.43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居全市第三位,全年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较快增长。全县经济运行呈现十大亮点。
一是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全县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35亿元、31.61亿元、13.47亿元,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5:60.4:25.1调整为14:60.3:25.7,较上年同期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经济形势良好。各项惠农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2.68亿元,增长4.8%。实现农业增加值7.52亿元,增长4.8%。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82万吨,同比增长1.4%;蔬菜产量达9.34万吨,增长7.98%。全年猪牛羊出栏25.84万头,肉类总产量15852吨,增长3.85%。
三是工业经济支撑明显。坚持“工业强县”战略,积极谋划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园区建设力度,全年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7.95亿元,增长1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7.76亿元,增长18.9%。工业对全县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直接拉动经济增长8.6个百分点。
四是建筑业缓稳增长。受投资增长的拉动,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建筑业保持缓稳的增长的趋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6533亿元,增长10.5%,占生产总值的7%,对经济贡献率为6.9%
五是服务业快速增长。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强化宣传,加大市场体系建设力度,推动商贸等传统产业不断壮大,加快金融、旅游、物流等新兴业态提速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47亿元,增长10.7%,增速高于上年同期3.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六是项目投资带动有力。继续强化投资拉动,一批事关白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全年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84亿元,增长23.1%。
七是消费需求稳步增长。随着全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有力地带动了全县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壮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4 亿元,增长14.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67亿元,增长24.8%,比重为47.9%,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
八是金融运行稳健有力。2015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04亿元,增长2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23亿元,增长20.65%。
九是非公比重稳步提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强化和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措施,努力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成效显著,比重稳步提升。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7.8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12%,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十是经济发展后劲加强。多点发力,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2015年全县“四上”企业总数突破100家,达113家,新增2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3家。新增企业为全县经济发展备足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