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3年元至8月份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3-10-22 11:44作者:来源:
文件名称 关于2013年元至8月份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CD-zfbmxzf--czxx-2013-0119 公开目录: 财政信息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县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有效性 未知 公开日期: 2013-10-22 11:44

根据本次人大常委会议安排,现将我县20131-8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调整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18月全县公共财政收支预算完成情况

(一)全县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06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9.1%,同比增长28.8%

全县公共财政支出完成7265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37.5%,同比增长20.3%

(二)县本级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县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06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9.1%,同比增长28.8%

县本级公共财政支出完成66031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25%,同比增长24.3%

二、1-8月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91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30.5%,同比增长114.2%。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37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45.8%,同比增长14.8%(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全属县本级)。

元至8月份,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突出科学发展、富民强县这个主题,按照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督,深化财政改革的财政工作要求,认真做好了各项财政工作,确保了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和超过平均进度,全县干部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月发放,县镇两级政权的基本运转,重点保障了各项惠农利民补贴及民生支出,全面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改革试点等财政改革,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平稳增长,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财政预算调整草案

根据1-8月财政收支情况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要求,建议对今年预算作如下调整: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强化财税收入征管,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科技、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的支出保障力度,深入推进财政改革,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美好白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财力支撑

(二)公共财政收支预算调整草案

1、全县公共财政收支预算调整草案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年初预算11670万元,本次不作调整。

上级补助收入由年初预算41481万元调整为113878万元,调增72397万元。调整项目为:均衡性转移支付由年初预算22532万元调整为26929万元,调增4397万元;预计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调增68000万元(2012年实际到位专款6.2亿元,考虑到县城防洪保安及316国道改线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预计5.3亿元,工期二年,上级专款补助3亿元,当年预计到位上级专款补助1亿元,综合上年专款减少因素,预计在上年到位专款基础上增加6000万元),因考虑到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的不确定性,故未纳入年初预算。

地方政府债券收入预计增加1500万元。

调整后,全县财政收入总额由年初预算53151万元调整为127048万元,调增73897万元。

2)支出调整意见(平衡预算)。年初县人代会批准全县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53151万元,本次根据元至8月财政支出变化因素,建议将全县公共财政支出调整为127048万元,调增73897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是:

1.个人部分调增924万元,其中:工资及津补贴和三费,因调资以及事业单位上年职务晋升津贴在当年补发等事项调增767万元;预计政策性调资调减168万(已在工资津贴部分调增);“七金”根据社保、住房资金中心部门的征缴计划调增272万元;村干部养老保险按200/人、年标准增加8万元;城关镇社区补助调增38万元;大学生村官新增16人按分级负担原则调增7万元。

2.公用经费支出调增1587万元,其中:标准公用经费、通讯费、车辆经费按部门预算需调增71万元;政府采购按实际采购数调增425万元(车辆购置调增77万元、专业设备调增348万元);收入返还安排支出增加1091万元。

3.民生工程十大领域县级配套根据市级下达的民生工程计划进行调整,由年初预算10720万元调整为11343万元,调增623万元(根据计划取消30个项目2860万元,调减9个项目723万元,调增11个项目4206万元)。取消的30个项目转入相应公共财政专项2860万元,主要是:促进就业100万元、收入倍增345万元、全民社保398万元、教育提升285万元、卫生健康156万元、文化惠民24万元、改善环境1542万元、生产服务10万元。调减9个项目723万元,主要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调减180万元;农村、城市低保各调减48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调减77万元;药品加成补助调减97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调减36万元;廉租房建设县级配套根据民生计划调减237万。调增11个项目4206万元,主要是: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县级配套调增116万元;提高五六十年代企业退休人员补助增加6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调增20万元;高中教育调增1000万元;薄弱学校改造调增150万元;中等职业教育项目调增94万元;村医基本医疗服务调增143万元;基层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调增64万元;农村文化活动器材配套6万元;农村危房改造县级配套调增540万元;陕南移民搬迁调增2067万元(2011-2012年县级配套2005万元和调增2013年初预算数62万元)。

4.城乡发展建设调增1406万元,其中:县城发展建设基金调增720万元(城区亮化工程首期311万元、文昌路停车场100万元、绣屏山麻家公路路基50万元、公厕改造工程67万元、新旧城区规划78万元、国税局剪力墙工程20万元、周家沟步道20万元、狮子山城市供水管道24万元、城市门头广告治理50万元);重点集镇发展建设基金调增466万元(城关108万元、茅坪100万元、麻虎250万元、西营8万元);移民综合开发重点镇村发展基金调增200万;社区化文明生态新村建设调增20万元。

5.重点项目建设支出调增7696万元,其中:县城防洪工程调增3552万元,高中教育项目建设调增1000万元,企业项目财政扶持调增3144万元。

6.专款安排支出增加4755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专款862万元,公共安全专款1584万元,教育专款8489万元,科学技术专款5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专款45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专款4060万元,医疗卫生专款3655万元,节能环保专款5462万元,农林水专款6226万元,交通运输专款5809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专款2万元,商业服务业专款441万元,金融监管事务专款168万元,国土资源气象专款1129万元,住房保障专款9150万元,粮油物资专款10万元。

7.一般公共服务专项调增2769万元,其中:财信担保增资扩股500万元;财信担保计提风险补偿金200万元;项目前期配套调增228万元;调增上年度考核奖466万元;安全生产专项调增35万元;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增加20万元;人武机关正规化建设增加10万元;其他一般公共服务专项1310万元。

8.公共安全专项调增268万元,其中:消防装备及营房建设增加230万元;天眼工程调增28万元,其他公共安全专项调增10万元。

9.教育专项调增386万元,其中:城市教育费附加支出调增110万;其他教育专项调增276万元。

10.科技专项支出根据科技项目计划调增7万元。

11.文化体育与传媒专项调增179万元,其中:旅游建设经费调增129万元(含张家大院120万);文化建设经费调增50万。

12.社会保障和就业专项调增125万元。

13.医疗卫生专项调增1034万元,其中:卫生院债务化解调增917万元,食品药品监督调增9万元,食品信息员专项调增10万元,饮用水质监测专项调增13万元,其他医疗卫生专项调增85万元。

14.节能环保专项调增1314万元,其中:提高保洁员待遇调增80万元;双创办工作经费调增86万元;生态环境建设经费调增1148万元。

15.农林水事务支出调增1830万元,其中:增加陕南移民搬迁产业发展专项800万元,一事一议县级配套调增1002万元(村债化解500万元,农村公路示范路386万元,连户路66万元,小双东村冷水川共路50万元)。其他农林水事务专项调增28万元。

16.交通运输专项调增1571万元,其中:公路改造县级配套调增1220万元;调增马安村公路硬化78万元;调增冷水镇水毁道路及进厂路改造专项50万元;其他交通运输专项调增223万元。

1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专项调增50万元,用于便民大厅建设。

18.国土资源气象专项调增249万元,其中:增加国土耕地占补平衡130万元;其他国土资源专项增加119万元。

19.粮油物质储备专项调增271万元,其中:中心粮库建设县级配套200万,其他粮油事务专项增加71万。

20.国债还本付息调增1248万元。其中:2010年政府债券本金1100万元,2010-2012年利息148万元。

3)收支平衡情况

调整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67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13878万元,加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500万元,财政收入总额127048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6740万元,加上解支出308万元,财政支出总额127048万元。财政收支平衡。

若考虑到企业项目扶持预计支出8000万元(制备硫精沙1500万元、医疗器械生产4000万元、光伏发电项目2500万元),河街防洪重点工程项目支出6500万元(当年预计支出10000万元,调整预算安排3500万元),上年结转专款10000万元和本年专款20078万元全部安排(平衡预算中未安排数),预计全县当年实际支出需要171626万元,将形成财力缺口44578万元。

2、县本级公共财政收支预算调整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年初预算11670万元,本次不作调整。

上级补助收入由年初预算34341万元调整为104688万元,调增70347万元。调整项目为:均衡性转移支付由年初预算18944万元调整为21291万元,调增234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增加68000万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考虑到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的不确定性,故末纳入年初预算。

地方政府债券收入预计增加1500万元。

调整后,县本级财政收入总额由年初预算46011万元调整为117858万元,调增71847万元。

2)支出调整意见(平衡预算)。年初县人代会批准全县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46011万元,本次根据元至8月财政支出变化因素,建议将县本级公共财政支出调整为117858万元,调增71847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是:

1.个人部分调增744万元,其中:工资及津补贴和三费,因调资以及事业单位上年职务晋升津贴在当年补发等事项调增685万元;预计政策性调资调减168万(已在工资津贴部分调增);“七金”根据社保、住房资金中心部门的征缴计划调增327万元;抚恤补助支出从县本级预算调减100万元,列入到乡镇。

2.公用经费支出调增1518万元,其中:标准公用经费、通讯费、车辆经费按部门预算需调增57万元;政府采购按实际采购数调增370万元(车辆购置调增22万元、专业设备调增348万元);收入返还安排支出增加1091万元。

3.民生工程十大领域县级配套根据市级下达的民生工程计划进行调整,由年初预算10720万元调整为11343万元,调增623万元(根据计划取消30个项目2860万元,调减9个项目723万元,调增11个项目4206万元)。取消的30个项目转入相应公共财政专项2860万元,主要是:促进就业100万元、收入倍增345万元、全民社保398万元、教育提升285万元、卫生健康156万元、文化惠民24万元、改善环境1542万元、生产服务10万元。调减9个项目723万元,主要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调减180万元;农村、城市低保各调减48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调减77万元;药品加成补助调减97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调减36万元;廉租房建设县级配套根据民生计划调减237万。调增11个项目4206万元,主要是: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县级配套调增116万元;提高五六十年代企业退休人员补助增加6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调增20万元;高中教育调增1000万元;薄弱学校改造调增150万元;中等职业教育项目调增94万元;村医基本医疗服务调增143万元;基层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调增64万元;农村文化活动器材配套6万元;农村危房改造县级配套调增540万元;陕南移民搬迁调增2067万元(2011-2012年县级配套2005万元和调增2013年初预算数62万元)。

4.城乡发展建设调增520万元,其中:县城发展建设基金调增720万元(城区亮化工程首期311万元、文昌路停车场100万元、绣屏山麻家公路路基50万元、公厕改造工程67万元、新旧城区规划78万元、国税局剪力墙工程20万元、周家沟步道20万元、狮子山城市供水管道24万元、城市门头广告治理50万元);重点集镇发展建设基金年初预算调减200万元,列入乡镇。

5.重点项目建设支出增加7530万元,其中:县城防洪工程增加3530万元,高中教育项目建设增加1000万元,企业项目财政扶持增加3000万元。

6.专款安排支出增加4715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专款862万元,公共安全专款1584万元,教育专款8489万元,科学技术专款5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专款45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专款4060万元,医疗卫生专款3655万元,节能环保专款5462万元,农林水专款5826万元,交通运输专款5809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专款2万元,商业服务业专款441万元,金融监管事务专款168万元,国土资源气象专款1129万元,住房保障专款9150万元,粮油物资专款10万元。

7.一般公共服务专项调增2650万元,其中:财信担保增资扩股500万元;财信担保计提风险补偿金200万元;项目前期配套调增228万元;调增上年度考核奖466万元;安全生产专项根据20136号政府常务会议纪要要求调增35万元;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增加20万元;人武机关正规化建设增加10万元;其他一般公共服务专项1191万元。

8.公共安全专项调增238万元,其中:消防装备及营房建设增加230万元;天眼工程调增28万元;维稳及化解积案专项从年初预算调减30万元,列入乡镇;其他公共安全专项调增10万元。

9.教育专项调增386万元,其中:城市教育费附加支出调增110万;其他教育专项调增276万元。

10.科技专项支出根据科技项目计划调增7万元。

11.文化体育与传媒专项调增59万元,其中:旅游建设经费调增9万元;文化建设先进县创建经费调增50万。

12.社会保障和就业专项调增125万元。

13.医疗卫生专项增加1034万元,其中:卫生院债务化解增加917万元;食品药品监督调增9万元;增加食品信息员专项10万元;增加饮用水质监测专项13万元;其他医疗卫生专项增加85万元。

14.节能环保专项调增1244万元,其中:提高保洁员待遇调增80万元;双创办工作经费调增86万元;生态环境建设经费调增1078万元。

15.农林水事务支出调增1820万元,其中:增加陕南移民搬迁产业发展专项800万元;一事一议县级配套增加1002万元(村债化解500万元,农村公路示范路386万元,连户路66万元,小双东村冷水川共路50万元);防汛及防滑经费调减年初预算5万列入乡镇;其他农林水事务专项调增23万元。

16.交通运输专项调增1571万元,其中:调增公路改造县级配套1220万元,调增马安村公路硬化78万元,调增冷水镇水毁道路及进厂路改造专项50万元,其他交通运输专项调增223万元。

1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专项增加50万元,用于便民大厅建设。

18.国土资源气象专项增加249万元,其中:增加国土耕地占补平衡130万元,其他国土资源专项增加119万元。

19.粮油物质储备专项调增271万元,其中:中心粮库建设县级配套200万,其他粮油事务专项增加71万。

20.国债还本付息增加1248万元。其中:2010年政府债券本金1100万元,2010-2012年利息148万元。

3)收支平衡情况

调整后,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67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04688万元,加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500万元,财政收入总额117858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7550万元,加上解支出308万元,财政支出总额117858万元。财政收支平衡。

若再考虑到企业项目扶持预计8000万元(制备硫精沙1500万元、医疗器械生产4000万元、光伏发电项目2500万元),河街防洪重点工程项目6500万元(当年预计支出10000万元,调整预算安排3500万元),上年结转专款10000万元和本年专款20078万元全部安排(平衡预算中未安排数),预计县本级当年实际支出需要162436万元,将形成财力缺口44578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调整建议

政府性基金收入按年初预算3000万元,本次不作调整。

政府性基金转移补助收入调增1500万元,需要说明的是:因考虑到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的不确定性,故末纳入年初预算。

调整后,基金收入由年初预算3000万元调整为4500万元,调增1500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入3000万元,加政府性基金转移补助收入1500万元,基金收入总额45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500万元,财政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因本级财政收入年底才能扎账,上级补助收入(主要是专项补助收入及指定有专门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也未完全定型,预算调整数并不是年度预算执行的最终决算数,有关决算数据将在预算执行情况或财政决算报告中详细汇报。

三、后几个月财政工作措施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元至8月份,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虽然达到平均进度,但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异常艰巨,主要是国、地税税收收入受全国实体经济下滑等影响,致使国、地税税收收入不同程度短收,因此,后几个月要咬住收入任务不放松,采取强有力工作措施,做到清收清欠并举,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全面完成今年财政收入任务。

(二)着力争资金引项目。一是根据上级财政部门分配机制的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上联络汇报力度,与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协调、落实财政部门应尽责任,提高财政部门争资引项的主动性和参与程度。二是紧紧抓住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和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山区扶贫和陕南循环发展的契机,掌握政策动向,参与项目前期规划,力争资金争取有所突破。

(三)着力支持经济发展。以全县十大工程建设为带动,全面推进100个重点项目发展战略,继续采取扶优扶强政策,加大资金调度,重点支持项目建设,促进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继续做好招大商、招强商力度力争有几个大的好的项目落户白河,真正把支柱财源做强,弱势财源做优,后续财源做大。

(四)着力强化精细管理。重点针对当前财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事项和薄弱环节,积极开展对预算编制、执行的全过程监督,规范财政资金的分配程序及拨付渠道。抓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等工作,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节约财政资金。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三公(公款接待、公费学习考察、公车消费)和津补贴发放的监控力度,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努力降低行政机关运行成本。

面对当前国家宏观调控趋紧和经济增长趋缓的严峻形势,我们将紧密围绕政府年初确定的经济工作目标,积极主动作为,科学统筹安排,全力保增长、促和谐,坚决完成全年各项财政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