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中厂镇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针对性提出“五抓手、五攻克、五实现”,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以搬迁为抓手、攻克人居环境差的难点,实现贫困户安全住房全覆盖。围绕绝大部分贫困户居住在后高山的客观事实,大力推行易地扶贫搬迁。按照搬迁意愿、搬迁能力、贫困程度将贫困户分类为六类分类管理:A类为特困户,以交钥匙安置房为主;B类为分散五保,以兜底扶贫为主,鼓励集中供养或投亲靠友;C类为现居住环境差,交通不便但有一定改善能力的户,鼓励并支持搬迁至特困户安置点;D类为发展能力弱,交通不便的地方居住户,实施旧房改造,每户补助2-3万元;E类为有发展能力和一定经济基础的,搬迁至县城、集镇社区,享受搬迁政策;F类为现有住房安全稳固、交通便利,需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设施的住户。
二是以新型经济组织为抓手,攻克产业发展难点,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以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为产业扶贫载体,积极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做强市场主体,充分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让贫困人口有去处、有钱赚。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和扶持,以村级为主体系统制定产业奖补政策,降低准补贴门槛,有产业就有相应政策奖补,联村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彻底改变农村富余劳动力闲置状况,依托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的布局。
三是以行业扶贫为抓手,攻克基础设施短板难点,实现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明确包建部门职责,加大行业扶贫力度,创新科技扶贫、旅游扶贫等,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多角度扶贫工作。积极争取扶贫资金、项目、政策的扶持与倾斜,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努力实现水、电、路、通讯、人居环境、文化休闲等公共设施全面改善。坚持三产融合、同步发展,深入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化兴镇三大战略,让脱贫攻坚与红石河建设紧紧连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是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攻克劳动力素质不高的难点,实现致富能力有效提升。持续深化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开展木瓜烤酒、茶叶种植、农家饭菜等多方面技能培训,确保家庭主要劳动力均能掌握1-2门致富技能。成立“治懒”工作队,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促使广大贫困群众自觉增强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消除“等靠要”的不良思想,从根本上破解少数贫困群众脱贫意愿不强、动力不足的思想难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的宣传教育功能,促进政风、行风及社风村貌持续向好。
五是以“两学一做”为抓手,攻克班子队伍践行力不强的难点,实现村班子服务能力全面升级。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实施“三学三讲”、“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精神。配强村两委班子,全面提升村班子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把村两委班子建设成工作能力强、服务意识浓、工作机制全,体系制度完善、发展规划科学、惠农政策到位,群众满意、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战斗整体。按照“包联挂”体制,夯实主体力量,驻村工作队强化指导、出思路、想办法、聚合力、抓落实,联村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担负起应有的使命感、责任感。将医疗、养老等惠农政策不折不扣的执行到位,确保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