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扶贫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时间:2016-11-04 08:28作者:鄢继荣来源:扶贫局
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积极探索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的新模式,实现了贫困户稳定脱贫。
一、创新帮扶,带好队伍。在党建扶贫工作中注重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积极推广各级党员干部“1+1”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模式,扎实有效推进“领导包村、部门包组、干部包户”“三包”扶贫工作机制,“三包”即领导包村抓统筹协调、部门包组抓精准施策、干部包户抓保障落实。首期落实32名县级领导包抓30个村、100个部门包建216个组、4000名干部包扶5000户,每个村组建一支以县级领导为队长、包建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队长、镇联村领导和村“第一书记”为责任队长、各联户干部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队,全面落实结对帮扶和干部驻村机制,夯实职责和任务,保障了精准扶贫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目前,全县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5892户,机关党员结对面达100%,确保“1+1”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模式真正开花结果,通过走家串户、探访民情、思想引导、技术指导、生活照顾、信息反馈、集体讨论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党员进一步“动”起来,把群众进一步“带”起来。
二、扶本为先,建强班子。扶贫工作坚持扶贫先扶本,着力抓好村班子建设,对全县74个贫困村和4个省两联一包帮扶村选派了78名优秀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对首批启动的30个贫困村,在县直部门选拔首批30名优秀干部担任扶贫村“第一书记”,有效提高了扶贫村班子整体能力和水平。为做好后勤保障,县财政每年拿出156万元资金支持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经费。通过思想引导、知识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积极与各乡镇协调衔接,努力把各村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等措施,实现了选优配强的组织意图,有力地提升了村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扶贫工作队伍。
三、“造血”扶贫,选准路子。针对我县土地少且土地零星,大多数贫困村产业发展零散且无规模的现状,各包抓部门结合各村、各户实际,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确保每村有一个主导产业、有一个专业合作社、有一批家庭农场,每户有一个致富项目。针对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缺资金、缺技术、缺信心等实际情况,大力推广“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鼓励企业下乡、外出能人返乡、村组干部带头建设,贫困户可以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入社,提升产业效益。引导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稳定增加收入,100%实现脱贫目标。
四、紧扣民生,夯实基础。在党建扶贫工作中,我县扶贫工作始终紧扣民生这个主题,为我县各贫困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有力提升了党的形象和威信,为各贫困村实现长效脱贫夯实了物质和群众基础。目前,全县已整合项目42个,资金超过1亿元,在贫困村累计实施公路绿化59.5公里、安装路灯1000余盏、硬化院落2.6万平方米、规划修建公厕38个。通过明确“帮促”责任,贫困乡村全覆盖,全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和群众中,切实开展“帮促”工作,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变成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同时帮助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100%;协助做好防流控辍工作,全村贫困户子女没有一例因贫辍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