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群力村位于白河县城西北方,距县城5公里,316国道穿境而过,辖6个村民小组485户1518人,耕地1016亩,林果经济林1350亩,村内有白河县火车站、前坡汽车站等重点交通设施。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252人,其中:五保贫困户26户38人;低保贫困户15户49人;一般贫困户48户165人。2014至2016年共计脱贫10户31人。近年来,该村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抓党建促脱贫,不断强化班子建设,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依托汉江林果经济带,发掘汉水文化,举办两届赏花游园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逐渐走出了一条抓旅游促脱贫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从严要求,建强组织聚合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主看“领头羊”。该党支部始终把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来抓,确立了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与推进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的整体思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章、党规,把守纪律、讲规矩挺在前面。坚持人人担责、人人负责、人人履责。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打造了一支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了“组织健全、队伍坚强、活动正常、制度完善”的良好局面。村“两委”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评议贫困户、“两公示一公告”等程序,畅通了群众反馈信息渠道,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在今年贫困户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中,该村“两委”严把对象识别关,在入户调查、群众评议、三委审核、代表决议、公示公告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实签字,并将监委会成员纳入评审委员会,全程监督、审核评选结果,对公示有异议的贫困户,及时收集资料,进行复审,坚决防止简单化、表象化,精准识别界定“弱势群体”、“特殊群体”、 “踩线群体”,真正做到程序到位、过程公开、结果公正。村干部主动将与自己关系密切、不符合贫困条件的人员清理出去,有效防止了优亲厚友、违反规定的现象发生,基本做到了“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一个不错”,为精准施策提供了基础依据。
二、转变方式,支部引领促发展
该村林果经济基础好,面积广,种类多,已逐步打造成全县的林果基地,但是大多还处于粗放经营模式,以户为单位,单打独斗,没有形成林果产业链,年年增产不增收。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在城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该村“两委”创新模式,推进土地流转,引导致富能人徐争明成立汉水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壮大林果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实施“支部+旅游公司+贫困户”脱贫模式,按照“抱团取暖、合作共赢”的思路,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促进林果观光旅游业不断壮大,效益稳步提升,实现“林果业促进旅游业、旅游业带动林果业”的持续发展,依托旅游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在引导流转的过程中,为打消村民顾虑,该村通过开会讨论、广播宣传、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向村民解释土地流转政策,算好土地收益对比账,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根据不同土地类型,不同的流转价格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全村流转土地800余亩,全部投入到汉水旅游生态开发公司,发展林果观光旅游业。对从土地上解放出的大量劳动力,农时,以每天不低于80元的标准,优先雇佣,村民由此又获得一份打工收入。目前全村21户26人贫困劳动力长期雇佣于汉水公司,上半年,光劳务收入一项,户均增收12000元。一份流转两份收益,村民收入显著增加,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三、挖掘潜力,旅游带动助脱贫
在城关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周密部署下,两届“云间桃花·水色白河”赏花游园活动在群力村主园区成功举办,极大地提高该村林果观光旅游业在省市及省内外的知名度。活动期间,全村党员、群众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微笑相迎,热情接待,充分展示了白河人热情好客的主人翁形象,克服了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验欠缺等方面的不足,为活动成功举办提供有力保证。
随着活动的持续举办,外来游客迅猛增长,刺激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该村新开赏花游园主题农家乐12家,餐饮创收200余万元,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周边贫困户的蔬菜、土鸡、土猪肉等土特产及桃子、李子、梅子、樱桃、枇杷等水果销量明显增长,贫困户收入显著增加。县域品牌葛根茶、木瓜酒、木瓜果脯、石磨挂面、白河肉糕等地方特产深受广大游客青睐,销量持续攀升,白河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
贫困户收入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强。群力陕南民俗村建设项目正在按规划实施,园区赏花休闲步道3公里,群力至胜利村园区连接路1.6公里,新建1300平方米园区广场、2000平方米停车场、700平方米文化演艺活动室、两尊汉水神女雕像等基础设施已全面完成,5个民俗体验屋、3个大型观景亭、100立方米蓄水池、观光园区扩建及道路绿化、园区亮化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当中。同时,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县级现代农业(林果)示范园区等项目落户群力村,一系列旅游扶贫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村观光旅游业不断壮大,最大限度的发挥旅游助脱贫的带动作用。
“作为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市场主体发展较晚的村一级,依靠产业脱贫是贫困群众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稳定增收的关键。后一步,我村将继续发挥支部核心引领作用,以旅游为中心,以经济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丰富旅游多样化,探索“旅游+养生”、“旅游+亲子体验”、“旅游+民俗文化”等旅游新项目,多举措开展旅游脱贫行动,帮助贫困户拔除穷根、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群力村支部书记李功米满怀信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