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现象也随之而增。镇党委、政府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采取多项措施革除旧的陈规陋习,营造节俭、健康向上的新习俗势在必行。
一是加强宣传、让群众意识到移风易俗迫在眉睫。利用广播喇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了《关于解决党员操办“升学宴”等问题的通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在社区墙和路边的用形式新颖,图文并茂、贴合实际的文化墙宣传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二是挖掘典型,注重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总结挖掘了部分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通过评选道德模范、“最美仓上人”、“好婆婆、好媳妇”活动,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群众,传播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
三是按照“严、实、广、细”的要求开展整治。开展治理是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为此,镇党委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按照“严、实、广、细”的要求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严”,就是对违反政策规定的人和事,坚决予以打击处理,不放宽政策,不徇私讲情。“实”,就是把好群众举报、调查取证等环节,做到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广”,就是治理的覆盖面广,涉及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具体行为,也触及到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点。“细”,就是具体治理中,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不压制、不激化,避免因简单粗暴而引起人为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