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活贫困村发展内生动力,帮扶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茅坪镇结合镇情实际,在田湾村创新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产业扶贫“三变”改革工作。
整合资源要素,促使资源变为资产。结合村域产业发展现状,整合高山茶叶资源,村委会组织成立集体企业,逐步将村内沉睡了50多年的撂荒茶园流转经营,同时整合田湾生态茶园专业合作社的茶叶资源,打造高山老茶品牌。整合经济实体资源,创造条件,支持经济实体发挥带动作用,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通过产业奖补,支持入社贫困户到合作社劳务和承包产业园,实现互利共赢。整合贫困户劳动力资源,对在家没有一技之长的老弱劳力,组织召开会议,引导加入合作组织或是到本村的建设工地务工,让其通过双手获得收入,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
广泛动员引导,促使资金变为股金。搭建“入股分红”平台,引导群众入股,村委会示范带头,将扶贫产业试点收益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与村委会筛选的贫困户签订《入股分红协议》,颁发股金证,贫困户定期领取股金分红。科学制定产业奖补办法,激励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从贫困户务工和承包产业园上给予贫困户奖补,发挥扶贫产业资金的导向作用。与村内的5个合作社约定,凡是能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的合作社,为其争取扶贫产业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对争取到项目的合作社,指导合作社规范运行,发展壮大,持续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拓展增收渠道,促使农民变为股民。对于家中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经过会议评议作为扶贫试点收益资金受益对象,加入合作社,和合作社签订《入股分红协议》,按时领取股金“分红”;对于将家中闲散资金作为本金入股合作社的,定期领取股金“分红”。对居住在三四组的在家贫困户,组织到村集体茶园参加劳动领取劳动报酬;其他村民小组的在家贫困户,组织与村内的5个合作社签订《雇佣合同》,按合作社安排,进行劳动,获得“薪金”。对于家中有撂荒茶园的农户,动员其将撂荒茶园流转给村集体,对于家中有土地,合作社有需求的,动员其流转给合作社,领取“租金”。对于自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动员其反向承包合作社已经建好的产业园,自主经营获取经营性收入。
经过“三变”,贫困户由过去单一的农民身份演变为社员、股民,而其收入也同步实现了多元和稳定。截至目前,全村已有40余户贫困户定时领取股金“分红”,200余人领取“薪金”,80余户农户领取“租金”,30多户贫困户转包合作社产业园100多亩,自主经营获得经营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