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白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白河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 ||
索引号 | zfbmxzfb/2017-0028 | 公开目录: | 县政府办文件、规范性文件 |
公开责任部门 | 县政府办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白规〔2017〕018-政府办006 白政办发〔2017〕124号 | 成文日期: | 2017年10月30日 |
有效性 | 已失效 | 公开日期: | 2017-11-01 08:57 |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白河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白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30日
白河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
监督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含12345便民服务热线),改进政务服务工作作风,树立政府公职人员形象,营造良好商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白河县国家公职人员“为政不为”行为问责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参照《安康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监督管理办法》(安政办发﹝2017﹞110号),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务服务平台的范围:
(一)县政务服务中心;
(二)镇便民服务中心;
(三)村(社区)便民服务点;
(四)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
(五)12345便民服务热线。
第三条 以下单位和人员适用本办法:
(一)负责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以及外聘人员;
(二)承担行政许可、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等职能,应当进入政务服务平台的单位;
(三)进入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办公的各单位和工作人员;
(四)向群众和法人提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单位。
第四条 问责坚持实事求是、有违必究、错责相当、惩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客观公正、透明公开。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所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1.不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重点部署、重要事项,造成政令不畅的;
2.行政许可事项不按要求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或进驻后存在“明进暗不进”、“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等问题的;
3.未按要求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
4.无充分理由不接受12345热线整合,或不按要求与 12345热线实现互联互通的;
5.违反相关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
(二)履职不力、平庸无为
1.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给办事群众(企业)、交易各方或者政府造成损失的;
2.工作被动落后,无故未能完成工作任务的;
3.违反日常工作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程序、决策失误
1.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不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的;
2.违反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选派标准,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3.因决策失误或措施不当,引发突发性或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四)违规行政、造成影响
1.违规行使相关行政职权,擅自表态或无正当理由拖延事项办理,造成事项未按期办结,产生不良后果的;
2.违反相关工作规定,在法定的条件和标准外附加条件或变更标准,存在要求服务对象提交与申请办理事项无关的材料、未按标准收费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3.违反相关交易规定和程序,在交易过程中人为设置标准、门槛,造成不公正、不公平交易,产生不良后果的;
4.对12345便民服务热线转办事项不按要求及时办理,群众满意度调查长期处于后进位次的;
5.使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对本部门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系统中存在办事流程、法律法规、收费标准及依据等错误信息,导致群众办事不便甚至造成不良影响的;
(2)不能熟练掌握、广泛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能够使用而不使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进行审批,让群众和工作人员进行纸质资料传送,造成多跑路,增加负担的;
(3)不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规定程序进行审批,混乱使用登录账号,造成审批责任不明确,运转程序不透明,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工作失职、办事拖拉
1.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2.在办理事项过程中,态度恶劣、敷衍了事、质量低下,出现不应当出现的问题或错误的;
3.对公开承诺的事项不兑现,违反承诺时限或标准的;
(六)铺张浪费、贪图享受
1.借考察、学习、培训等名义,变相公款旅游的;
2.利用参加会议、学习、培训之机用公款请客送礼,造成恶劣影响的;
3.在公务活动中,提供或者接受用公款支付的超标准、超规格消费、娱乐活动的。
(七)暗箱操作、规避监督
1.对应当公开的事项不公开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影响公众和管理相对人知情权的;
2.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活动中,未按规定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违规暗箱操作,拒绝接受监督的;
3.存在其他不接受党内、法制、公众和舆论等方面监督行为的。
(八)监管不力、处置不当
1.公文处理中,存在不及时办理来文来电、违规或擅自办文、出现内容重大差错、丢失文件资料、泄露重要秘密、违规使用印章等行为,造成重大影响或不良后果的;
2.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和工作人员、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点的人员,违反相关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或工作要求,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
3.县政务服务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点日常管理、监督不力,在职责范围内发生重大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九)其他应当实行问责的情形。
第六条 工作人员存在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加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对问题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投诉人、检举人、处理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同时具备二种或二种以上应当实行问责情形的;
(五)党内法规和行政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七条 工作人员存在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对问题的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三)党内法规和行政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情节。
第八条 实行问责的方式:
(一)提醒;
(二)警示;
(三)诫勉;
(四)限期整改并责令书面检查;
(五)通报批评;
(六)调整工作岗位;
(七)停职检查;
(八)免职或者责令辞职;
(九)辞退或解聘。
(十)党内规章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问责方式。
前款规定的问责方式可以单独或者合并使用,由监察机关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作出。其中,对单位(部门)问责追究适用以上1至5种方式。构成违纪的按程序给予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九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单位和人员,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责任追究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提起申诉。
第十条 本办法中的相关事项,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实施,有效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