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八月,万物鼎盛的季节。在政策雨露的滴灌下,脱贫的种子正在生根萌芽。
日前,麻虎镇松树村召开群众大会,在脱贫攻坚半年总结环节,残疾青年宋东洋站在人群中朗声说到:“今年,我想把贫困户的帽子摘掉,请各位领导同意我的请求,也请各位乡亲做个见证。”随后,按照贫困户脱贫退出政策要求,经村两委研判并实地考证,宋东洋与驻村工作队签订2018年脱贫协议书。
现年32岁的宋东洋,家住麻虎镇松树村七组,因自身肢体残疾,且母亲常年患病,于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四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引下,他积极探寻脱贫门路,流转荒山荒地,自主发展养殖产业。2017年秋,他顺利创办松树村东洋家庭农场,学习养殖技术、完善养殖设施,努力扩大农场规模,增加养殖种类。目前,养殖山羊250余只、土鸡80余只、中蜂20余箱,对于宋东洋而言,家庭农场是承载家人生计的帆船,而今他正用心血与汗水助推,努力驶向脱贫致富的彼岸。
既有养殖业又有种植业,才是真正的家庭农场。年初,宋东洋复垦撂荒土地的决定,得到家人的鼎力支持。很快,自家的30余亩荒地,被郁郁葱葱的茶苗覆盖,流转的10亩沙地,全部种植青皮甘蔗。“做事踏实,又肯吃苦,这样的年轻人,真的不多。”村干部刘长江如是形容道。在宋东洋的悉心照料下,茶园成活率98%以上,甘蔗也茁壮成长,再有四五个月便进入收获期。
宋东洋说:沿着麻松路走到尽头,是他激战贫困改变命运的主战场,然而披荆斩棘过后,才发现那是他脱贫致富的康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