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子镇:养鸡圆了脱贫梦

时间:2018-08-28 08:19作者:胡万密来源:卡子镇

“鸽蛋、鸽蛋.......”,清晨,伴随着一声声高亢而悠长的鸡鸣声,一只只散养的土鸡从满山架岭争先恐后奔涌而出,瞬间铺满了鸡场空地,柯尊志拿出准备好的玉米粒,一把把撒向鸡群,一场食物争夺大战在这里上演,场面异常壮观。

柯尊志的鸡场位于陈庄社区四组柯家湾处,鸡场依山而建,因主要采取散养方式,鸡场设施简单,厂房面积不大,一条产业路蜿蜒而至,这里交通便利、植被丰富、空气清新,选择在这里养鸡再合适不过。“把鸡放养在山中,山里的青草、昆虫成了天然饲料,不仅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而且肉质鲜美,很受消费者欢迎。”说起散养的优势,柯尊志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29岁的柯尊志原来家住高山,交通不便,初中毕业便外出务工。2013年父亲患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下了,母亲年老体弱,孩子年幼,所有重担全落在了柯尊志的肩上。2014年,柯尊志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虽然现在党的政策好,但作为年轻男子汉,我感觉很羞愧。”自被识别为贫困户那一刻起,柯尊志便立下了脱贫志。早年在外闯荡的经历告诉他,外出务工不是长久之计,发展产业才是脱贫的根本之策。
看新闻、跑市场、做调查……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柯尊志最终选择了投入少、见效快、市场广阔的散养土鸡。说干就干,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选址、建厂房,并购进第一批鸡仔。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缺乏经验,第一批鸡仔的存活率不高,造成了2万元的经济损失。可柯尊志不服输,他坚信“事在人为”,凭着一股闯劲儿,他开始苦心钻研养鸡技巧。参加村里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自学,与邻乡的养鸡大户交流探讨,一点一滴柯尊志都用笔记本详细记录。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批鸡仔成活率达95%以上,刚出栏,就被各中小学校一抢而空。2015年,柯尊志进一步扩大养鸡规模,并成立了卡子镇机顺养殖厂,年出栏肉鸡5000余只,年均纯利润可达5万元。善于学习和总结的柯尊志并没有就此满足,流转土地种植蔬菜,开办家庭农场,日子越过越红火。2017年初,柯尊志一家住上了新房,年底顺利脱贫,他还被表彰为安康市脱贫攻坚“自强标兵”。

“我一定要把产业办起来,再扩大家庭农场规模,不仅自己脱贫,还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在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村村行活动上,柯尊志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