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渝铁路,全长851公里,连接川、陕、鄂三省,沟通我国西南、西北和中南三大区,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铁路。襄渝线的建成,有利于巩固国防,有利于支援世界革命,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大发展,有利于改变白河的面貌,它可以把一、二线生产的物资,更多、更快地运来支援内地建设,而且在它沿线可供工业布点,内地工厂可以迅速上马。一旦战争爆发,它将是陇海铁路的大迂回线,保证东西畅通,前后方紧密相连,以赢得时间,消灭入境之敌。因此,抢修襄渝线,对落实毛泽东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加强战备,战备打仗,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1970年3月,在襄渝铁路经由白河县地段,桥隧相连,工程浩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下。全县动员民兵1452名,参加了三线建设,占全县总劳力的26%,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都是白河县历史上前所未有。5月,中共白河县委、白河县革命委员会充分发动群众,大打人民战争,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三线建设民兵,组编成三个团,两个独立营和铁道兵部队一起并肩战斗,拉开了白河县修筑襄渝线大会战的序幕。
在大巴山间,汉江两岸,遍地红旗招展,炮声隆隆,修公路,架电线,建桥梁,打隧道,广大三线战士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修通了42公里支铁公路80多公里简易公路。建造中、小桥涵88座。架起了44公里22伏高压线。转场到铁路施工,军民又共同完成隧道工程3900余米、涵洞490多米。除此而外,还完成了大量工程营建和运输任务。
1971年提前修通了旬白公路白河段。在修建襄渝线中,白河县投入三线建设的广大民兵,以英雄的铁道兵为榜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奔赴“三线”,抢晴天,战雨天,顶酷暑,冒严寒。大战“阎王砭”,拿下“麒麟沟”,征服“拦江岩”,劈开“观音阁”;汗水滴开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愿将铮骨铺襄渝,甘洒热血为人民。这些都是广大三线战士气壮山河,筑路的真实场面。在火热的三线建设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如:2团20连在公路建设中连战连捷,转场到铁路和14连并肩担负一条隧道出口的施工,月月超额完成任务。为了战友的安全,使施工顺利进行,指导员周光友冒着生命危险六次排除险情。
在襄渝铁路施工进入大会战的最紧张阶段。东段通车到十堰,西段通车到达县,中段已开始全面大会战。白河县的任务是:民兵二团西线继续配合5850部队施工;东线1万民兵干战于1972年上半年,包干完成麻虎至柏家沟一段长2677米的筑路任务,其中有隧道一条长640余米,涵洞6个130余米,桥5座1570余米,车站1个333500余土石方,挡护工程25100余土石方;从中抽出3000人配合0249部队打拖板沟隧道1500米、草沟隧道1500米。
毛泽东主席发出 “全国人民向解放军学习”的号召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发扬革命传统,涌现了徐从伙式的英雄人物。白河县召开现场会,作出了向解放军学习的决定,深入地开展学习人民解放军运动,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发扬三大民主,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用毛泽东思想育人。广大干战和解放军并肩战斗,涌现出四好连队68个,四好排355个四好班1083个,五好民兵14525人,五好民兵干部1068人。
在三线建设施工中,由于战线长,任务重,运输比较困难,常常碰到器材不足,供不应求的现象。有人说:“国家修路要啥给啥”。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民兵干部战士,发扬延安精神,不等、不靠、不要,没有工棚自己盖,缺少工具自己造,没有经验去实践,没有技术干中学。一面施工,一面办各种“加工厂”。如:“编框组”,自己加工配置炸药,制造手推车,利用各种废旧材料造各种工具器材。独立营一个由12人组成的编框组,上山砍回荆条、山竹,编大小土框1100余担。各民兵连开展种菜、养猪、改灶活动。2团20连、独立1营1连等连队蔬菜、副食达到自给自足。在解放军的帮助下,民兵破除陈规,大胆革新,试行“两大班”,单独进隧道施工,加速了三线建设工程进度。培养出了一大批“土技术员”,风枪手及技术力量,为白河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了一批建设人才。
在三线建设中,从城镇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各行各业,广大群众,想三线之所想,急三线之所急,支援三线之所需。各级党组织、革委会、贫下中农首先把觉悟高、身体好、干劲大的民兵送到三线工地,又多次派代表到工地慰问。大量的三线建设急需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工地。仅西营区就支援木材400万余斤,原木25万多尺、木炭85000余斤,木杆20000余根,毛竹10万余斤。
1973年10月,襄渝铁路白河段接轨通车后,千万年闭塞的大山区与祖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大动脉一起跳动。在襄渝铁路建设中,白河全县男劳力,基本都上阵参战,三年通车;地方道路修了几百公里,新架起白河大桥、恢复重建公路桥几十座,全县14各公社10个公社都通了汽车,有力地改善了白河县落后的交通状况,带动了白河县地方公路建设、工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