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汉子志比金坚,脱贫路上奋勇向前

时间:2019-10-21 15:27作者:吕 莉 彭 满来源:县医保局

“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这是来自于圣经中的一句话。对于白河县茅坪镇田湾村村民胡之东来说,人生的道路,正是这样,无论坦途,还是布满荆棘,总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993年,时值26岁的年轻人胡之东,怀揣梦想,背着行囊,从白河县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来到山西省某煤矿。他希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实现人生的抱负,改善祖祖辈辈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况。

然而,命运是无情的。在一次井下工作中,不幸发生事故,胡之东受到重伤,双下肢完全瘫痪,经鉴定残疾等级为一级。梦想的破灭,身体的残疾,足够磨灭一个人生存的意志。但是,胡之东在痛苦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他知道,他还有父母双亲,父母还需要他的陪伴和照顾。就这样,他从一个健壮的小伙儿,变成了一个失去行走能力的残疾人,带着工作单位赔付的一万多元钱,他回老家了。

胡之东的老家,在茅坪镇田湾村距离公路很远的山坡上。老屋已承受了多年的风雨,早已破败不堪。一心想要改变生活的胡之东,虽然身体残疾了,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都不曾改变。他决定,用自己的工伤赔偿金把房子盖到公路边。

有人这样说他:“你自己身体都这样了,一点点钱留着养老吧,不要再折腾盖房子的事了。”但胡之东说:“老家的房子已老旧到住不成了,邻居们都搬走了,住在山上,买一点洗衣粉、油盐酱醋都要跑好几里山路,我父母年龄大了实在是跑不动了。”

终于在2008年2月,胡之东把房子盖在了公路边,虽只是几间简陋的小平房,但对他和他的父母来说,这是一辈子的梦想。

2014年,胡之东及父母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胡之东想到自己还年轻,妹妹已经出嫁,家里没有兄弟,父母亲只能依靠自己,虽然自己身体残疾了,但也不能只靠着政府。但是,一个身体重度残疾的人,想找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真的很难。

在茅坪镇政府和田湾村委会的积极帮助下,白河县残联资助胡之东开办了一个小商店,经营日用杂货。说是小商店,其实就是在自家房子客厅,放了一排架子和一组柜台,用来摆放货物。店虽小,但胡之东深知,要做好是不容易的。他电话联系了进货商,每次把他需要的货物送上门,解决了他行动不便进货难的问题。他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命运的坎坷,也让他深知人生的不易。他总是尽量降低货物的价格,把更多的优惠让给乡里乡亲。所以,他的小店人气还是很不错的,乡亲们需要的日用品都会到他家来买,他就坐在轮椅上收钱,顾客自己到货架上去拿需要的货物。这个小商店,虽然收入不多,但是总可以解决一家人的部分家庭用度。

2016年,茅坪镇政府和田湾村委会考虑到胡之东一家的情况,按照国家政策和相关程序,将他纳入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可以享受每年5000多元的生活补助。胡之东说:“我发自内心的感激党和政府,感谢我们村上的干部,感恩邻里乡亲的帮助和照顾。现在的国家政策真是好,如果没有政府,象我这样的人都没有活路了。”

闲暇时间,胡之东喜欢看电视,关注国家政策和国内外的新闻,他懂的知识也很多,喜欢有人陪他聊天。白河县医保经办中心包建田湾村后,胡之东总喜欢向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请教医疗保障的问题,他说医保是民生,我们不仅自己要懂政策,也要做一名政策的宣传员,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政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他的脱贫攻坚帮扶干部说,每一次来他家,其实都是来向他学习的,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象阳光一样,可以照亮身边的人。

胡之东今年已经52岁了,父母也都70多岁了。他目前最担心的问题,是父母年龄大了,行动不便,自己开办小商店,虽然能够解决父母的基本生活问题,但父母以后不能帮忙搬货物,自己又做不了,这是一个最大的难题。他总是笑呵呵的说:“别看我没有腿,但我有一双手,为人子尽孝道天经地义,只要有我在,一切困难都是会解决的,我一定会尽快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胡之东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不屈从命运的安排,一步一步与命运抗争,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面对自己的人生。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人生只要有梦想,只要自己肯努力奋斗,一切困难皆可战胜。面对未来,他的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残疾人一样可以自强自立,撑起一片生活的蓝天。